我国传统光学元件加工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军工、航空航天的研究院所和企业。我国的光学加工行业整体上较为分散,规模偏小,装备陈旧,加工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效、高品质、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技术方面,工程化和产业化的水平和推广能力较弱。多数光学企业的加工技术仍然以散粒磨料精磨为主,抛光技术停留
在以古典法抛光为主,镀膜主要是热阻蒸发或者电子束蒸发的油扩散泵真空镀膜机,自动化程度低,依赖员工的加工经验控制品质和精度,产品主要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眼镜片等传统光学产品。
随着国际光学元件企业大量在中国设厂以及与国内少数光学加工企业建立外协关系等,带动了国内光学产业的发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出现了一批技术与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品质保证与过程控制能力、精密光学元件的批量化生产水平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