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IC设计业优势(S)
自 2000 年 6 月《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发布并实施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集成电路行业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使得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环境不断完善,包括 IC 设计在内的整个集成电路行业迎来愈发规范、有利的市场环境。
国家对集成电路行业的政策支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认定暂行管理办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法律法规的出台,规范了集成电路行业的竞争秩序,加强了集成电路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第二,以《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2008)》(财税[2008]1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 号)为代表的优惠政策,从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出口政策等方面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业内企业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第三,以《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集成电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为代表,国家将集成电路列为重大专项,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各项政策的实施,包括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研究开发活动,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推进产业整合和发展
2 中国IC设计业劣势(W)
国内IC设计行业基础薄弱
我国 IC 设计产业虽然实现了快速发展,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都有所提升,业内企业在设计工具、IP 核、芯片的投片也与国外半导体公司日益趋同,但与国外半导体巨头相比,总体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资金实力较弱,导致在新技术研发投入上有所掣肘;关键基础 IP 核研发积累不足,导致在核心基础技术上容易受制于人。
IC设计人才匮乏
IC 设计行业具有智力密集和技术密集特征,在工艺、软件、设计等多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高要求。尽管我国 IC 设计行业的人才培养力度逐渐加大,但由于技术发展时间较短、水平有限,且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人才匮乏的现象仍将存续一段时期,是制约我国 IC 设计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 中国IC设计业威胁(T)
尽管我国IC设计业销售占当年芯片消费价值的比例,从2012年的13%提升到2016年的26%,但是微处理器、存储器等高端芯片我国企业还没有什么建树,而这部分芯片占据我国近70%的进口集成电路。
由于现有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尚不具备与国际主要玩家同台竞争的实力,同时迫于生产压力,不得不将主攻方向转向特定市场,因此竞争能力下降,失去在公开市场竞争的决心和勇气,这种恶性循环影响着我国本就为数不多的芯片企业。
4 中国IC设计业机会(O)
(1)下游终端市场稳步增长,为IC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5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的出货量稳步增长,其中平板电脑的增长尤为明显,未来五年此类智能终端仍将保持稳步增长。从国内来看,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国,
手机、PC、平板电视等的产销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以上消费电子产品具有量大、产品更新速度快等特点,为 IC 设计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机会。国内的 IC 设计企业,由于已积累一定技术优势,凭借快速的市场反映能力和高性价比的产品方案,已在国内消费电子领域逐渐挤占国外 IC 设计企业的市场份额,少数企业甚至赢得了部分细分市场的主要份额,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2)产业链逐渐完善,为IC设计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集成电路制造、封装及测试业的协同发展,后者为 IC 设计成果的产品转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大潮以及国家多项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逐渐得以丰富和完善,使得国内 IC 设计企业在后端制作上得到了有力保障。以集成电路制造业为例,中国已建和在建的 6 至 12 英寸的芯片生产线投资达上百亿美元;同时已拥有中芯国际、华虹 NEC、无锡华润上华等国内芯片制造公司,技术水平涵盖了 0.18μm-28nm 工艺,能够制作包括 DRAM、FLASH、Logic、Analog 等在内的主流芯片。此外,集成电路封装业方面,虽然目前仍以外资厂商为主导,但也已有长电科技、南通富士通、华天科技等实力较强的国内封装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