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我国棉花生长情况调查报告
2007-07-24 来源:酷牛网 文字:[
大 中 小 ]
新华社信息北京8月12日电 在新棉花年度即将来临之际,为了更好地把握2005年度棉花的实际生长情况,初步预测新年棉花产量,做好新旧年度的衔接工作,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7月底对全国15个产棉省区的85个主产县、1780户棉农的48592亩棉花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情况是,单产较上年提高5%,达77.7公斤/亩,总产可望达到585万吨。
一、生长情况及单产预测
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全国主要产棉省区棉花长势好于去年,新花的果枝数、现蕾数及幼铃数均高于去年同期分别提高7.71%、10.77%、10.86%。
7月初以来安徽江淮地区遭遇雨害,气温相对偏低,造成花蕾大量脱落,幼铃数略低于去年同期,但其果枝数和现蕾数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1.05%和17.36%。其他主产省区的果枝数、现蕾数及幼铃数均高于去年同期。
非主产省区中,除辽宁、浙江外,其他省区棉花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去年。辽宁省7月份雨水多于常年、日照偏少、气温偏低,浙江7月份雨水偏少,光照较强、气温偏高,对棉花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两省各项指标均低于去年同期。
根据调查结果,理论上,今年单产有望较去年增加10%左右,超过78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但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是在台风“麦莎”来临之前进行的,“麦莎”对江苏、山东部分地区造成的影响没有计算在内。2004年全国棉花平均单产74公斤,考虑到台风“麦莎”以及后期天气的不确定影响,预计今年棉花单产将在去年基础上提高5%左右,总产量预计为585万吨。
二、天气及病虫害
总体来看,7月份全国大部分棉产区天气基本正常,其中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和新疆的天气情况较好,雨水正常,日照充足,气温适中;河南、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雨水偏多,日照偏少、气温偏低;四川省雨水偏多,气温偏高。
病虫害方面,河北、山东、四川今年病虫害较正常年景略微偏重,主要病虫害是棉铃虫、红铃虫和盲椿象。但由于治理及时,对棉花的生长影响不大;安徽、湖南和江苏省同常年相当,其他省区较常年同期偏轻。
三、采摘时间预测
调查显示,约39%的被调查农户反映新花采摘较正常年景有所提前,平均提前8天左右;约45%的农户反映今年新花采摘同正常年景相当。根据调查预测,2005年新花上市有可能较常年提前,部分省区有望提前一周左右。
湖北被调查的农户中80%认为新花将提前采摘。
四川、山西、陕西、江西和甘肃五省被调查农户认为新花采摘时间也将较常年提前,其中,四川省今年棉花的采摘时间同常年相比将提前6天左右;山西、陕西、江西、甘肃将提前7-9天。
浙江、辽宁两省由于7月份天气有所异常,对棉花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采摘时间同常年相比将延迟,预计将延迟8-10天左右。其他省区基本正常。
四、收购价格预测
另据中国棉花网对2005年籽棉上市价格的预测调查显示,68%的人认为收购价格将在2.50元/斤以上,其中认为价格在2.50-2.70元的超过了50%,32%的人认为价格会低于2.50元/斤。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