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产业的采购体系逐步的国际化,然而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现状是散乱差,从技术上和规模上很难与类似于博世和德尔福这样的国际零部件大企业相抗衡。搞专业化生产,把自己企业的零部件作到最精、最好是我们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出路之一。
从目前阶段来看,我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整体特征是,倾向于先加大技术含量和技术投入上相对较少而对成本控制上能突显优势的产品开发力度,如制动器、轮毂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多年来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它影响着零部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而调整结构是解决长远、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在做好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注意解决好零部件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因此他建议,国家应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我国零部件企业生产批量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国家应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汽车产业的专业化就是汽车产业不同环节的分工不断推进、演变的产物。随着汽车产业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产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不断细化和深化。一个汽车产品往往不是由一家企业单独完成的,一家企业生产汽车产品的某一部分,提供某种工艺或某种技术性服务。汽车产品全过程专业化分工的生产体系,有力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变革,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大发展。
一般来说,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独立性增强,它面向整个汽车行业,面向全球市场,摆脱以往为某一汽车制造商提供单一化服务的性质;
二.不断实现高新科技的系统集成化应用,产品模块化供货能力增强,不断开发汽车零部件的新兴市场;
三.对传统零部件产品进行强有力的信息化改造,这部分产品仍是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原创性创新,为新型汽车的开发提供同步工程和超前工程的服务;
五.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数量将大为减少,并向集团化方向发展,而二、三、四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却显著增加,实现专业化产业链的大延伸和产业重组;
六.零部件企业不论大小,都要努力提升企业全球化的影响力和品牌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七.不断变革营销渠道和方式,构建良好的服务网络。
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促使企业不遗余力地采用新技术,尤其是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从而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当前,我们已拥有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企业,尽管他们仍与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还有不少差距,但他们的崛起,给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树立了榜样,也给了大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