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业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美国现在是全球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信息技术和产品处于世界领导地位。而国内信息技术应用服务提供商由于对国内的行业用户有着相对深入的了解,在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咨询和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信息技术应用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技术、服务、价
格、规模、品牌、渠道、创新等,整个市场竞争正朝着良性、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1、城市交通智能化
(1)简介
从中国城市交通行业智能化整体来看,目前大多数城市还处在建设初期阶段,基础硬件系统是主要的建设内容,硬件投资占的比重较大。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对软件环境的建设以及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实际应用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因此,尽管硬件建设目前仍然是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重点,但软件建设越来越受重视。
近几年,为了解决由交通拥堵引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并且降低交通系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先进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得以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体系的建设。具体来说,在城市交通行业中,IT 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集成系统的构建,它们分别由一系列的子系统构成。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并开始使用的交通 IT 系统包括:交通控制系统、交通监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交通信息动态显示系统、交通疏导系统等,随着智能交通和各种服务系统的建立和升级,将极大地促进交通运输的安全、环保和效率,带给人们更加便捷的通行环境。国内大型城市对交通子系统建设比较重视,建设了很多交通配套系统,但各系统相对独立,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总控平台。
整体看来,城市交通行业信息化涉及的项目和产品比较多,而且对各 IT 应用系统的整合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传统的IT 企业依靠其在解决方案方面的传统优势,都开始进入城市交通智能化领域。此外,由于几年来智能交通领域发展迅速,也涌现出很多专业型公司。与传统大型公司相比,专业型的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产品多专注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随着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普及,专业型公司开始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专业公司与传统公司,以及专业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同时各公司日益加大与研究所、高校的合作,以确保其在技术上的优势。此外,他们还注意到技术标准的重要性,纷纷参与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
中国城市交通智能化领域内中小企业很多,但少有规模化的企业形成。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信息化程度不高,为了与国际发展水平接轨,势必会大量展开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所以资金投入、技术储备、标准制定将成为各个公司在城市交通智能化领域中的竞争重点。
(2)市场需求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各地政府对城市交通投入增加,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 年,中国城市交通行业IT 产品应用市场总体市场规模达到39.17 元,比2006 年30.93 亿元增长了26.64%;2008年,中国城市交通行业IT 产品应用市场总体市场规模达到48.5 亿元,比2007年增长23.7%。
2008 年中国城市交通行业IT 应用总体投资中有23.5%的投资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占21.6%,华南占16.7%,华中占10.5%,西南占10.4%,东北占9.7%,西北占7.6%。可以预计未来几年的需求增长仍将主要来自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内一、二线大城市。
2008 年城市交通IT 应用系统无论从发展理念、基础理论、技术创新,还是宏观政策、规划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投资重点集中在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道路交通综合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和应急系统。
(3)发展趋势
未来三年间,将是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上升时期,将对提高城市交通设施利用效率、提升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促进节约型城市交通系统产生积极影响。从各省市发展规划来看,中国大多数城市从2009 年起将大规模增设公交道,建设新的轨道交通,以构建大公交网络。国家和地方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采购应用于公交、地铁、轻轨和出租车的各种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和产品。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的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交通信息化的范围逐步向城镇郊区扩展。在未来三年中,全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水平将有显著提高。随着国家40000 亿扩大内需的投入,行业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预计 2009—2011 年,中国城市交通行业IT 应用市场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各种IT 系统的建设将持续升温,2011 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93.3 亿元。预计未来三年硬件产品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将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所占份额将略有放缓,相反软件和IT 服务市场随着基础设施的应用、维护和支撑的增加,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