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线。其中,东线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经山东、河北至天津,主要为江苏北部、山东供水,输水主干线长1156 公里。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 公里。西线工程将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未提上开工日程。在规划的50 年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2002 至2010 年为近期工程,总调水规模约200 亿立方米;2011 年至2030 年为中期阶段,调水规模约增加168 亿立方米;2031 年至2050 年为远期阶段,年总调水规模约增加80 亿立方米,总投资将达4860 亿元。根据2008 年底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东线一期工程应于2013 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应于2013 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
截至 2011 年底,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376 亿元,占已批可研投资的60%,2012 年计划完成投资640 亿元以上。2012 年计划完成投资640 亿元以上,争取超680 亿元。
图表 南水北调历年完成投资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