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CAD/CAM系统的发展趋势
2008-03-31 来源:信息中心 文字:[
大 中 小 ]
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和包装工艺流程的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包装CAD/CAM系统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包装辅助设计向人工智能化发展
EngView公司推出的EVS ynergy软件具有人工智能的特点,软件具有与线对齐(snap-to-lines)的功能,以及当手动更改包装组件的时候自动记忆角度和线长。该系统还具有成本估算功能,通过一个电子表格,用户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纸盒设计的改变和排版方式的变化,生产成本随之发生的变化。
2提高包装产品的安全性
Artwork公司推出了ArtPro系统,其中的PowerLock模块采用一种易于使用的加网技术来支持数字版权保护。在包装产品的某个小对象,如图标、图像或部分装饰图案上嵌入这种网纹,这种网纹不能用肉眼看到,但是将一片用作检验器的透明胶片蒙在上面时,用户就可以看见这些微型网纹,以此来识别出市场上的假冒包装产品。
BARCO公司推出的SECUPACK软件为那些易于被假冒的包装提供了简单的保护工具,为设计师提供了创意的空间。
3更好的支持数字化工作流程
BARCO公司推出Esco软件的新模块,提供了包装印前解决方案,具有精确网点补偿、色彩管理、所见即所得等专业印刷软件才具有的功能。通过将Esco与ArtiosCAD软件相结合,可以覆盖整个印刷包装工艺全过程,彼此兼容文件格式,实现了数字化工作流程。
除此以外还有ScenicSoft公司的Pandora,D alim公司的.Twist和Litho4.5等,这些系统都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能够和印刷包装工艺流程的其他环节直接交换数据。不但能够识别、导入标准图形图像文件、CAD文件,如BMP,DXF, JPG文件,特别是PDF和PostScript文件,还可以识别彼此的文件格式,大大提高了软件的通用性,所有这一切为实现印刷包装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提供了支持。
都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包装工业产值和企业数量成倍增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包装大国。但 与世界包装强国相比,我国包装CAD技术起步较晚,差距较大,一些包装企业仍然采用手工计算、手工绘制及手工拼版的方式进行生产,设计周期长、成本高:一些包装企业虽然使用了计算机,但只是使用通用的CAD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设计,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