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电视台音视频设备的升级换代。数字电视是指从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等电视信号播放和接收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相较传统的模拟电视技术具有信号稳定、抗干扰强、电视频道的利用率能大大提高,在数字电视的基础上,能实现视频点播等各种互动业务,更利于实现互联网、电视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划,2003 年我国全面推广有线数字电视,到2010 年全国基本实现数字电视播放,到2015 年全国停止模拟电视的播放。2010 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8870 万户,占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47%,国内电视台数字化改造完成约50%,若2015年全面停止模拟电视播放,则数字电视相关音视频市场规模将还扩容一倍。制作数字化
对广电行业及其他领域的音视频系统传统存储、制作、播出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升级换代需求,数字化存储方式逐渐取代了原来的以磁带和录像带为介质的存储方式,非线性编辑系统和数字化播出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磁带编辑和磁带播出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提供了高效地保存和利用数字化媒体资产的方法,音视频资料的编目作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高效运行的前提。
高清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标清”和“高清”都是视频格式,两者的区别在于所包含的视觉信息量不同,高清的视觉信息量通常是标清的5 倍,可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视觉体验。从画质来看,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4 倍,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从终端需求端来说,由于高清电视和高清机顶盒的普及,可以说终端已经做好了高清化的充分准备。2009 年,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高、标清同播的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2009 年起要高于50%,2010 年1 月1 日起要高于70%,2011 年要力争达到100%;2010 年,广电总局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同播的高清频道高清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必须高于70%,同播的高清频道黄金时段(所有节目,包括影视剧、气象和广告等),必须全高清播出,自2011 年起,各影视制作机构完成的电视剧须有50%以上为高清拍摄制作;自2012 年起,非高清拍摄制作的电视剧不得参评电视剧奖项;到2015 年全国具备制作100 个高清台的能力。目前我国仅十几个电视台实现了高清台的制作,发展空间巨大。
三网融合和智能电视的推广将带来更为广阔的行业空间。三网融合和智能电视的推广将使得终端消费者能够享受多渠道的视频内容,互联网视频、移动视频等资源迅猛发展。这些领域的视频内容目前主要在小屏幕的电脑、手机上播放,未来都将在智能电视平台展现。电视大屏幕对视频内容的品质要求使得这些新媒体机构将增加在音视频直播设备和系统领域的投入,以满足消费者对内容品质的需求。此外,3D 也将是消费者视听体验的一个发展趋势。2012 国内首个3D 频道-CCTV3D 开播,广电总局规划,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开播10 个3D 电视频道。这也将为音视频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