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全球化势在必行。国内的市场增速有限、利润水平较低,企业为寻找新的市场、获取较高的利润水平,必然需要在全球化的平台下与国际大型风机厂商同场竞技。
风电场投资也将向海外蔓延。国内的风电运营企业均在奉行走出去战略。以龙源电力(0916.HK)为例,除了加拿大的100MW项目外,还在南非、美国、匈牙利成立了项目筹建处,积极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五大发电集团具有在海外投资火电、水电的丰富经验,介入新能源电力投资应是顺势而为。
国内风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在海外的认可度不高。国内的价格战导致整机价格降至3600元/kw,远低于国外的6000~10000元/kw,价格优势明显。然而由于国产整机在海外无长期运行经历、总体质量较差,无法获得海外客户的普遍认可,因此海外销售难以快速打开。(2011年金风科技投资美国风电场并通过北美ETL认证,实现机组小规模出口;华锐的海外订单累计达922.5MW,占总订单的6%。
图 2011年国内风机出口容量(MW)
海外销售的扩展步履艰难。目前对海外市场的渗透大致有三种方式,但都难以短期快速开拓:1、投资风电场,例如金风科技在美国投资的Shady Oaks、GSG6 LLC风电场使用自产整机;2、海外设厂,例如华锐风电已在印度设立基地,下一步计划在巴西、南非设厂;3、绑定发电集团的海外项目,例如龙源电力收购的加拿大100MW的风电项目可能采用国产整机,与发电集团的海外投资绑定可获得更多的海外订单。
海外并购也是可选战略。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风机领域的并购事件,前期以国外企业的入场和整合为主要目的,而近期以国内企业的技术获取为主。我们认为国内风机企业未来将发生较多并购现象,主要是整合国内外的制造资源、获取海外销售渠道,企业可以通过海外并购快速实现全球化经营。
表 历史上的风机企业并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