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三网融合与3C融合的趋势促使电视智能化
2012-09-21 来源:弘博报告网整理 文字:[    ]

   原来的通信网络是由很多彼此独立的网络不断叠加形成的,每一个业务都有一个单独的网络。随着社会的进步,原有的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等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还有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信息通信的需求,但是不可能每增加一个业务就要建设一个新的网络。这就需要将原来独立的网络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开放性更好、灵活性更强的多媒体通信网,于是三网融合的理念便应运而生。

图表 15  通信网络的演进

 

   所谓三网融合是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进行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它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业务层面的融合。三网融合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了适应性广、费用低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并且打破了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的垄断,将网络视频、应用程序、微博互动、视频电话等功能融入到电视中,让智能电视成为可能。本世纪初,西方各国就基本完成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之间的整合,而且整合力度还在不断加强。

   (1)美国:电信法打开融合闸门

   对于电信业和广电业的混业经营,美国政府的态度经历了从禁止到支持的变化。1970年至1990年间,为保护新生的有线电视业,避免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公司采用不公平竞争手段排挤有线电视公司,联邦电信委员会禁止电信公司混业经营有线电视业务。自1992年年底开始,美国多家电信公司相继以联邦电信委员会政策侵犯言论自由为由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并最终胜诉。这些诉讼最终导致《1996年电信法》出台。

   《1996年电信法》规定,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不必申请获取特许权;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也不得对其服务施加任何条件;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这一法律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混业经营的限制,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由此,整个电信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准入许可。通过电缆和光纤传输信号的有线电视公司借助其设备优势,纷纷进入电话和网络市场;电话公司则通过设施升级和兼并等方式开始拓展网络和电视服务。原先分属不同领域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差异越来越小,“语音+视频+数据”一体化的模式日趋普遍,并正朝着“语音+视频+数据+无线”的方向发展。

   (2)日本:三网融合催生再融合

   三网融合在日本正在催生网络的融合和相关法律的融合。虽然日本已经实现三网融合,但是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仍是各有各的网络。日本正在着手开发下一代NGN。NGN就是消除这些网络的界限,整体更新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实现各种服务的融合。

日本的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分属独立的法律体系,因此日本的广电产业和通信产业迄今一直是在各自独立发展。所以要推动通信和广电的融合,势必要在法律层面形成统一。日本总务省于2010年向国会提交《信息通信法》的草案。这部法律将统一与通信和广电相关的《电波法》、《广播法》、《电气通信事业法》等9部现行法律,旨在打破条块分割,以创造一个通信、广电相关企业都能自由参与竞争的环境。

   (3)英国:三网融合全面加速发展

   英国在形成了以《2003通信法》为基础的政策体系后,通信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都已具备承载三屏,乃至四屏的能力,运营商纷纷跳出传统业务领域的束缚进入新的领域,英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

    (4)中国:三网融合必将到来

    1997年4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的信息化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但由于多方利益的博弈与政策的原因,三网融合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直到2010年6月,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12个试点城市)名单的公布,才预示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11年12月,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42个试点城市)的名单,再次表明了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坚定决心。2013-2015年,国家将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三网融合的全面发展。未来在国家意志的层层推进下,三网融合必将到来。

图表 16  三网融合历史进程

1997年4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首次提出“三网”的概念。

1998年3月,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完成合并,信息产业部正式成立;同时,广电部改为目前的广电总局。

1998年3月,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随后展开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当时,广电部门正在启动有线电视省级、国家级干线网建设。

1999年9月17日,国办发[1999]82号文件的出台,“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文件还指出:“广播电视及其传输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

2008年5月23日,运营商重组方案正式公布。中国联通的CDMA网与GSM网被拆分,前者并入中国电信,组建为新电信,后者吸纳中国网通成立新联通,铁通则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将并入中国电信。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文件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印发 <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指出: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推动我国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推进三网融合、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8月11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 <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 的通知》,被解读为和三网融合相关,不利于IPTV近期发展。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

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

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天津、重庆、宁波等城市以及22 个省会城市以及其他17个城市进入该名单。加上首批试点城市12个,共有54个城市进行三网融合试点,涵盖了国内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

2013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3C指的是Computer(电脑),Communication(手机)和Consumer Electronic(以电视为主的消费电子)。从技术层面来看,三网融合打通了后台的网络渠道资源,使3C融合成为可能。

从内容层面来看,像腾讯、盛大、优库等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无论是聊天、网游还是视频,他们早先的内容都是面向电脑开发的。而现在我们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都可以使用QQ、玩游戏和看电影。也就是说,无论是互联网的内容供应商,还是电信的内容供应商,他们所提供的内容和应用早已跨越了传统的电脑或通信终端,进入了更加融合的3C环境。

    从产业层面来看,比如英特尔早期的客户都以电脑厂商为主,在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等方面都有固定的模式(如Wintel联盟)。但近几年英特尔的客户名单中增加了大量的消费电子厂商、家电厂商甚至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而传统的电脑厂商如苹果、联想也早已开始跨界生产智能手机,并涉足电视等产品;传统的家电厂商也开始涉足智能手机、电脑等领域。在技术、内容、产业等各个层面的推动下,3C融合将是大势所趋。在3C中,智能手机从2007年开始就走向了智能化,而电视还没有实现智能化,是目前唯一的短板。因此我们认为在3C融合的推动下,电视未来必将朝智能化的道路迈进。

图表 17  3C融合的趋势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