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三角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达121亿元,较上年增长29.2亿,增幅31.8%,全国占比约为11.7%。以上海和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是国内主要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研发、生产和应用地区,在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2013年长三角地区的产值增长率在5大区域中排名第二,增幅位居第三,产值全国占比较去年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和南京市北斗相关产业的快速成长,以及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的稳步发展。
以上海和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具有很好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基础,具有较好的电子工业基础,人才优势明显,科研实力强;企业发展已经形成较明显的集聚效应,产业链覆盖较全;特别是在运营服务方面,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较好,尤其在汽车应用、高精度接收机研发、生产和集成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示范经验。
上海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保障条件完备,市领导高度重视,将卫星导航列为支持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技术和十大重点支撑产业之一。上海发展北斗产业注重战略研究和规划,制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卫星导航产业专项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在具体落实时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基地和园区建设以推动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为着眼点,不搞地产经济;预先进行产业发展布局,积极对接国家资源,争取北斗区域示范落地以带动产业发展;市政府对产业基地的扶植注重实效,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支持本地企业,重视产业联盟的建设,注重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上海拥有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近百家,专门从事卫星导航相关应用服务,为推动高精度、车联网、位置服务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还成立了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以规范、公正、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把联盟成员凝聚成协同创新的整体,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地区导航产业的发展。
图表 14 长三角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园区与联盟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