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玉米市场分析及后市预测
2008-05-15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文字:[
大 中 小 ]
——答“中国之声”记者问
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农村报道
播出时间:1月19日晚8:40-9:00
播报内容:当前玉米市场分析及后市预测
中国之声(以下简称“中”):请简单回顾一下2006年玉米期货和现货市场情况?
赵强(以下简称“赵”):2006年玉米市场大体呈现出一种涨-跌-涨的走势,2005/2006年度新玉米上市之后,价格一波三折,但总体呈现出震荡上涨的趋势,尤其是在2006年4月份之后,受玉米深加工题材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价格出现了快速的上涨,在5月末玉米价格出现一个峰值,当时吉林省玉米现货价格在0.58元/斤左右,高于去年同期5分/斤;之后,由于受国内现货集中抛售的影响价格快速下跌,从高点下来,期货总共下跌200多点,而当时现货价格只是进行了小幅的调整,价格每斤仅下跌了2-4分钱;玉米期货价格8、9月份一直在低点徘徊;直到2006年10月份,受国际小麦减产的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再度高涨,国内玉米价格也随之上涨,11月末我国新玉米上市之后,受出口抢购等因素的影响,新玉米开秤高于去年同期5-8分钱,之后价格也是稳步上涨,直至今日玉米期货价格上涨了270-280点,而现货每斤上涨了5-7分钱。
中:那么2006年玉米价格的上涨,对农民有什么样的影响?
赵:首先来说,2006年玉米价格的上涨,直接给种植玉米的农民带来了收益的增加,这也是我国扶植三农政策的一种体现,使农民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增收;
其次,玉米价格的上涨,增强了农民的惜售心理,这一点不太利于玉米市场运行的平衡状态,也有可能对将来玉米价格构成一定的隐患;
最后,玉米价格上涨,使种植玉米的比价效应提高,从而改变了农民的种植意向,可能使2007年我国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发生转变,也就是玉米的种植面积可能增加。
2006年玉米价格的上涨,可能造成农民的短期收益明显,而远期收益存在危机的这么一种情况。
中:现在,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农民朋友卖粮的意愿有所增强,那么春节前后玉米市场大概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赵:分析当前的玉米市场,我们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一个是国际市场,另一个是国内市场。
首先,从国际市场来看,最新的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 2006/2007年度全球玉米供需缺口是38.55百万吨;全球期末库存为86.44百万吨,也是继2003/2004年度之后又一个低点,国际玉米市场的前景是一片光明;
再来说说国内市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国内玉米行情大方向上与国际一致,但是最近一阶段,出口企业、深加工企业和饲料消费需求不积极,而接近春节农民急于出售等因素,制约了国内玉米价格短期内出现上涨的可能,即使上涨那么幅度也将受到限制。
中:那么您对农民今年卖粮有什么建议吗?
赵:依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玉米最好不要积压时间过长,一个是因为时间长降水份,另一个是因为天气升温容易出现霉变,所以我建议农民朋友们如果还存有玉米没有销售,可以选择在月底前出手,如果自家储存条件好的话,可以出手一半留存一半。
中:由于2006年年底玉米行情看好,今年有一部分农户可能会扩大种植面积或者把种大豆的地改种玉米,您对这样的种植意向有什么建议?
赵:新年度种植结构上,这里主要说的是黑龙江和内蒙的农民朋友们,一定不要盲目将大豆改种成玉米,应该根据当地种植条件和具体轮作的情况,选择种植品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可以适量播种一些白芸豆、黑豆、奶白花一类的杂豆,这两年杂豆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的好。
中:根据期货行情信息,您能不能分析一下2007年玉米市场走向?
赵: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玉米的价格走势,我们需要从生产、消费、出口、库存、政策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生产方面来看,前面提到过,由于玉米比价效应好,新年度种植玉米的面积可能增加,届时现货市场可能出现回落,时间大概在3月末;消费方面各地深加工企业收购库存已经接近70%,后市补库速度将放缓,当前正是饲料厂年前备货时期,价格处于短期的高点,在农历新年前后,由于消费的减弱,价格有可能出现滞涨或回落;从出口角度来看,后期国内出口减少,将不会出现与国内消费争粮源的现象,国内供应将相对充足;库存方面以黑龙江省为例,玉米已经销售52亿公斤,占商品量的50%左右,较去年同期多售出3亿公斤,国内其他地区也大似相同,库存在50%左右;而近期玉米受政策影响,可能也会有所体现,控制乙醇项目的发展及稳定粮油价格等政策因素,在2、3月份将会有所体现。
总体来看,后市玉米价格可能出现稳—跌—涨—落的局面,在近期受期货上涨和饲料企业采购的支撑,价格将保持坚挺,在2-3月份价格可能将出现下跌,5、6月份价格在消费的引领下,具备再度上涨的可能性,而下半年玉米价格则要承受出货和收获的压力。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