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我轮胎出口频遭贸易摩擦 "质量门"事件真相大白
2007-08-14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文字:[    ]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在经过紧急调查后公布,中国出口美国的中策轮胎质量完全符合美国进口安全标准。导致去年8月美国一起翻车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中策轮胎的质量问题,而是事故方在该车同轴上使用了直径不同、品牌不同的轮胎。

  杭州中策轮胎“质量门”事件,终于沉埃落定。但是,近期的多起反倾销事件又让我国轮胎出口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出口量大技术含量低

  从2000年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和印度等多个国家对我国轮胎发起过反倾销调查,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涉案产品也基本为汽车斜交胎或较低科技含量的自行车或摩托车轮胎。

  目前轮胎生产主要分为两种,即斜交胎和子午胎。子午线轮胎是世界轮胎发展的主流产品,高性能子午胎与普通结构斜交轮胎相比性能更为优越。从全球市场看,子午化轮胎占轮胎总产量的90%,这一数字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发布的我国的轮胎子午化率64%相比,显然我国轮胎生产技术含量低。此外,我国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中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数量偏少,小型企业居多,这是我国子午线轮胎行业发展较为落后的重要表现。

  有关专家分析,我国斜交轮胎生产能力过剩,这样就把国内的产需矛盾带到国际市场,在出口时,为了抢订单,竞相压价,而斜交轮胎的市场需求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这也是我国轮胎出口遭受的反倾销多为发展中国家的原因。

  技术标准提高

  美国是我国轮胎行业第一大出口国,随着今年6月1日美国新颁布的轮胎测试标准,我国轮胎面临着反倾销和美国采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双重门槛。

  美国新执行的轮胎测试标准不仅提高了安全参数值,还提高了轮胎脱圈、老化、透气性及道路危险性试验等方面的要求。

  6月18日,美国业界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农用、建筑用、工程机构用的轮胎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中国轮胎业的赴美之路也增加了更大变数。不久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裁定,对产自中国山东省文登三峰轮胎有限公司的品牌为Danzig和Direction的集装箱拖车用轮胎的10.00-20斜交轮胎实施召回,原因是涉案产品在胎侧未标明轮胎额定负荷及相应的充气内压,被召回的数量为18900条。

  对此,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轮胎事业部主任李大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轮胎生产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轮胎的生产要遵循一个安全标准,汽车行驶在马路上,轮胎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因此,我们国家的轮胎要想销往美国就要遵守美国的标准,不然是无法出口的,也不会被美国的消费者所接受。”

  近些年,我国轮胎生产和出口均居世界第二位,已经遭受或将要遭受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我国轮胎出口遭受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多。自2000年起到目前为止,大约共有28个国家发布了51个关于轮胎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李大为主要负责轮胎技术转让工作,他表示:“任何的标准都是不断改进变化的,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要想达到出口国的技术标准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曾经参加去年南非对我国轮胎反倾销案抗辩的成山轮胎集团公司法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在面临反倾销时,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或集体抗诉或个体抗诉来应对。

  日前,由于我国轮胎出口退税率降低,各轮胎生产企业纷纷提高轮胎价格,这将对国外对我国企业发起反倾销的态势有所缓和。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