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因存过热危险 诺基亚中国“召回“问题电池
2007-08-24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字:[    ]

     不久前,广东省工商部门抽查时发现,国际品牌诺基亚某款手机电池有爆炸现象,而诺基亚方面调查则发现该枚电池实为假冒产品,可谓虚惊一场。时隔一个月左右,诺基亚电池真的惹祸了。昨日,记者收到诺基亚(中国)有关部分BL-5C型号电池存在质量问题的“告知书”,内容指出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期间,由松下电池公司为诺基亚生产的诺基亚品牌的BL-5C电池在充电时可能因短路而产生过热现象,导致电池“移位”。针对此情况,诺基亚方面提出可为用户进行“置换”,但并没有使用“召回”字眼。  

    问题电池国内亦有案例  

    诺基亚“告知书”指出,在极少数情况下,松下电池公司为诺基亚生产的诺基亚品牌的BL-5C电池可能由于短路而产生过热现象,导致电池“移位”。诺基亚和松下正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对此情况进行调查。诺基亚认为,该现象不会影响对手机的其他使用。  

    通常情况下,手机电池与电池槽都是紧密结合的,如何“移位”?诺基亚中国公司资讯总监蔡芸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移位”指的是“膨胀”,“有用户反映,自己的BL-5C电池在充电时会出现鼓胀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手机后盖破裂。”蔡芸表示,在统计全球约一百起类似用户报告后,诺基亚确定问题电池为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期间,由松下电池公司生产的产品。“在中国,也有相关案例。”  

    记者从一家手机维修机构的技术人员处获知,电池鼓胀又称为“鼓包”,指的是电池内部化学特性发生变化,产生气体,改变了电池的形状。通常情况下只要放掉里面的气体就可以了,但不排除会发生漏液,甚至爆炸的可能。据了解,目前诺基亚有数家BL-5C电池供应商,总计生产了超过三亿块的BL-5C电池,此次涉及“鼓胀”问题的批次约有4600万块,均为松下电池公司生产。目前诺基亚方面已给出电池“置换”方案,避开“召回”字眼。  

    诺基亚官方并未回应此次事件将会为公司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在诺基亚官方网站的网上购物平台中,标注970毫安时的BL-5C锂电池单价为人民币198元。  

    该批次电池已全部售出  

    这批可能发生过热现象的BL-5C型号电池最晚的生产日期为2006年11月,至今约半年时间。蔡芸告诉记者,目前该批次电池已全部售出,市面上所有随诺基亚手机销售及零售的BL-5C电池配件均为后来生产的产品。据统计,目前诺基亚全球共有52款产品使用BL-5C型号电池,部分较早的型号已经停产。  

    诺基亚在“告知书”中描述称,只要符合条件的用户都将获得免费更换BL-5C电池,不收取任何费用,更换时间从即日开始,目前也没有最后的更换截止日期,中国用户可以通过拨打中国客服热线4008800123或者登录www.nokia.com/batteryreplacement 进行识别码查询,了解自己使用的BL-5C电池是否在更换范围内。蔡芸则补充道,“更换给用户的电池均为全新产品。”  
  
    NOKIA称不影响与松下合作  

    伴随诺基亚公司宣布“置换”由日本松下电子公司生产的多达4600万块手机电池,松下电子在东经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昨日出现暴跌。具有戏剧色彩的是,松下官方发言人曾在去年年底宣布,松下公司新开发的电池将包括一个电池内部的耐高温绝缘体,能确保电池甚至在短路时也不会过热。而此次由松下生产的BL-5C电池所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由于短路而产生过热现象。  

   因电池惹祸,两家国际知名公司被推向风口浪尖,蔡芸称,“这次事件不会影响诺基亚和松下的合作,我们的部分电池还将继续由松下生产。”  

    对于此次事件,业界的态度呈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诺基亚主动提出为用户置换问题电池,是负责任的做法。反对者则指出,由始至终,诺基亚不肯承认这种做法就是“召回”,欠缺面对问题的“勇气”。目前,在国内尚未出现手机厂商因其产品或配件本身质量问题而提出召回的案例。  

    NOKIA问题电池置换用户不承担费用  

    1 识别松下问题BL-5C电池,诺基亚BL-5C电池背面下方有26位字符的电池识别码。  

    2 通过此识别码,拨打中国客服热线4008800123或者登录诺基亚网站进行识别码查询,符合条件的问题电池可免费获置换。  

    3  需更换电池的用户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及详细联系地址留给客服人员或在网站登记,诺基亚快递或邮寄新电池至用户手中,用户寄回旧电池,所有邮费由诺基亚负责。  

    4 用户也可以到当地的诺基亚客户服务中心进行更换。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