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时代精神 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7-09-04 来源:中国保险报 文字:[
大 中 小 ]
——学习保险系统先进典型体会
□保监会政研室
吴定富主席在保险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在保险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连日来,保险业广大干部员工响应保监会党委号召,掀起了向人保西藏那曲支公司等五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的高潮。
五位先进典型奏响了保险业发展的时代强音。十六大以来,保险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保险业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历程。保险业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担负着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充分发挥保险功能,更好地服务全局,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险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五位先进典型牢记“服务大局,勇担责任,团结协作,为民分忧”的行业宗旨,主动服务和服从于行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被保险人利益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们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保险业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风貌。
五位先进典型是保险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缩影。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宽,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保险业全体干部职工牢记“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本着“耽误不得、失误不得”的态度,扎实工作,奋力拼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险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保费收入的国际排名已经从2000年的第16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9位。保险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支持投资、扩大消费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成为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保险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也是这一代保险人拼搏奉献的结果,五位先进典型正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五位先进典型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新的精神旗帜。有伟大的精神,乃有伟大的事业。国务院23号文件确定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现代保险业。当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这一总体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业在向这个目标迈进的道路中将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在先进典型这面精神旗帜的引领下,保险业全体干部职工必将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和勇气,排除困难,不断前进,将建设有中国特色保险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五位先进典型是保险业广大干部职工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他们对事业无限忠诚,牢记使命,公而忘私,在事业的发展中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对岗位无比热爱,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对消费者高度负责,奉献爱心,克服困难,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一流服务;对个人严格要求,勇于任事,不计得失,不因为已有的成绩而降低标准。贯彻保监会党委关于学习先进典型的战略部署,领会吴定富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主动向先进典型学习,向先进典型看齐,努力提高工作业绩,为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添砖加瓦。
学习先进典型,要求全行业坚定又好又快做大做强保险业的理想信念,树立“行业发展,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精神,增强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能力。
要坚定一个信念:又好又快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保险业要发展,必须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虽然保险业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定又好又快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信念,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行业发展之中。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保险业又好又快做大做强的黄金机遇期。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全社会的保险保障需求日趋多样。如果保险业不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保险业发展。在十六届三中、六中全会决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对保险业进行了很高的定位,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去年国务院专门下发了23号文件,把保险业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整体谋划。随着国务院23号文件的逐步贯彻落实,保险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保险业发展的热情不断增强,保险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对保险业来说既是重大的鼓舞,也是有力的鞭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坚定又好又快做大做强保险业的理想信念,促进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定理想信念,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保险业先进典型的事迹中汲取力量,自觉增强保险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抢干快上的决心,推动保险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要树立一个意识:行业发展,人人有责。事业要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坚定的责任意识必不可少。勇于承担责任是先进典型的共同特点,也是对保险业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吴定富主席多次强调强化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借学习先进典型之际,重温吴定富主席有关讲话精神十分必要。
强化全体保险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是保险业承担自身使命和任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保险业抓住战略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险业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进步的需要。强化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全体从业人员,不论是监管队伍还是公司从业人员,不论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员工,不论是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还是经营管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发扬螺丝钉精神,爱岗敬业,为保险业发展贡献力量。
要发扬一个精神:艰苦奋斗、拼搏奉献。党中央一直重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西柏坡时专门强调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保险业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和奉献,保险业要保持住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就必须继续强调艰苦奋斗,拼搏奉献。
当前,保险业发展的形势很好。发展形势越好,我们越是要强调艰苦奋斗。保险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业要更好发挥自身作用、为经济社会服务,要做大做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大力发扬拼搏奉献精神,树立顽强奋斗的工作作风。
干事创业需要拼搏奉献的精神,先进典型的事迹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发扬拼搏奉献精神,要求保险业广大干部职工不计得失,忘我奋斗,无私奉献;面对困境时敢于进取,顽强拼搏,勇于克服;在工作中统一思想,加强协作,团结一致。保险业广大干部职工在先进典型们的感染和激励下,必能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做出更大的贡献。
要增强一个能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保险业,建设创新型行业,要求我们增强创新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险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将凸现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新举措、新突破。事实证明,只要开动脑子、扑下身子,积极思考、大胆实践,我们就有能力解决保险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增强开拓创新能力,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不断从丰富的保险创新实践中吸取营养,加强保险理论创新;自觉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围绕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围绕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加强产品、服务、销售创新;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