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工程机械立体维修服务网体系
2007-09-06 来源:中国工业报 文字:[
大 中 小 ]
随着进口工程机械的大举进入,其维修业也将随之进入国内维修市场,这将使我国维修业受到挑战,所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立体维修服务网,已迫在眉睫。
立体维修服务网的构建,简而言之,就是设计、制造、营销、维修一体化,打破各制造厂特约维修点的界限,建立区域维修服务网。
由于在维修市场上,技术服务是交易的对象,市场上成交的基础是服务项目、维修质量、维修价格和修理工期等,所以各维修网点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维修人员和专门化的维修设备。这是一种开放式的修理场所,随时对本区域的工程机械实行现场点检工作(检查、调整),为用户进行视情维修、定期保养等,并根据用户施工中的工程进度,合理安排维修计划,从而降低机械故障所造成的损失。
对于用户,专业化维修网点的现场点检,可以大大降低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及维修费用,同时也使自身摆脱“大而全、小而全”的维修设备及人员投入所造成的经济负担。
各维修服务网点承担本区域内的工程机械的维修任务。根据国外经验,维修网点组建投资基本由设备制造商提供。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维修网点组建应以设备制造厂、维修实体按一定比例投资为妥,这样不仅密切了生产厂家与维修网点的联系,也形成了共担风险的联合体,对于增强生产厂家的竞争意识、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在配件供应、新技术应用、改进产品结构等方面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工程机械生产厂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高新技术应用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可义务为维修网点进行技术培训。这也是生产厂促进产品销售,提高维修水平,取信于用户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样,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就可以各区域维修服务网点为依托,建立起售后服务网络,把自己的售后服务让位于维修市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上。各区域维修网点,能够就近快捷、经济地处理各种故障,提高用户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减轻因设备故障对施工造成的影响,以弥补国产设备可靠性低的不利因素。
在区域维修服务网点建立的同时,中介机构也应同步建立完善。其作用是:对维修网点给予方向性指导,组织本区域维修网点进行技术交流,扩大横向联系,使快捷、高效的修理工艺得以及时推广;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满足用户需要,努力开拓市场;为生产厂家反馈信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