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互助:政策性农险开展有益尝试
2007-09-11 来源:金时网-金融时报 文字:[
大 中 小 ]
本报讯 记者 马晨明报道 “开展果树风险互助保险试点,是探索多种形式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有益尝试。”日前,中国保监会正式对北京市果树风险互助保险做出肯定评价。在当天保监会给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风险互助金管理委员会的回函中同时提到,“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刚刚起步,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江泰保险经纪公司与北京市果树协会合作,开展果树风险互助保险试点,提供农业保险技术和管理服务,为千家万户提供风险管理及保障服务,难度大、成本高,搞好这项工作十分不易。”
实际上,风险互助源自农民的自主选择。1994年以后,在商业保险公司缩减农业保险规模的同时,各地农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就已经开展了风险互助的探索,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
2003年,怀柔一个肉鸡养殖户因灾损无法还债而上吊自杀的事件,引起了北京两大肉鸡集团的关注,随后,他们根据农民参加产业化生产投入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于2004年合作成立“北京养鸡业协会”,专门为集团的养鸡户办起了肉鸡风险互助(保险)。
在养鸡风险互助的启发下,北京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所属的北京谷物协会于2005年开始酝酿农作物风险互助。接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主管的北京市果树产业协会也在酝酿开展果树风险互助保险试点,房山区红小豆协会酝酿开展豆类作物风险互助……风险互助受到了北京市农委、财政局、民政局、保监局等领导和相关部门关注。
协会办保险是新鲜事,但发展的如此之快,需要保险专家的技术扶持,逐步规范化。2005年北京把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列为政府的“折子工程”。经保监会北京监管局推荐,市农委计划处的领导商请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农林风险部专家,希望为北京果树、谷物、养鸡三大协会提供全面风险管理与保险技术服务,由此,开始了政府、协会与保险经纪公司的合作。目前,北京市的风险互助保险,基本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做法和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保农惠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我国目前的保险制度框架内,风险互助作为一项保险合作形式创新,可以看出,它已经不是一项单纯的保险业务,而是一项以互助合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探索。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理念不同,互助是农民组织起来互助抗灾;其次是办法不同;第三是财务核算办法不同;第四是效果不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风险互助找到了在广大农村市场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普及推广的切入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报讯 记者王小平 通讯员 薛朝东报道 日前,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安排和部署全省政策性农险试点工作,该省18个市(州)和19个扩权试点县将全面展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四川今年被确定为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发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四川政策性农险试点的承办公司,并明确了政策性农险试点的运作模式、试点地区、试点险种、保险费率、保费补贴等。四川保监局组织全省保险行业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农险试点的经营模式和保费补贴办法等,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经过前期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截至8月28日,全省共承保水稻116.81万亩,玉米131.44万亩,生猪72.7万头,能繁母猪30.93万头,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了14.91亿元的风险保障。
下一步,为扎实推动政策性农险试点取得实效,四川保监局出台了五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保监局积极与省财政厅和市州财政局协商,明确各试点公司的经营区域范围;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完善农险操作规程,规范农险的具体业务活动,提高承保和理赔的质量。
二是明确工作进度,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能繁母猪保险方面,将分三个阶段,逐市落实、逐县推进,力争在年底前全省590多万头能繁母猪尽数投保,提供50亿元左右的保险保障。
三是创新产品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开发具有针对性、保障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产品,形成政策性农险和商业性保险良性互动。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农户利益。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服务等环节的监管;坚决打击擅自更改保险条款费率、损害投保户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和惜赔、少赔、拖延不赔等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
五是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推进农业保险的合力。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联系,形成协调联系、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农险工作机制,为试点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马晨明)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