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棉“大户”石河子棉纺业为何没有产业优势
2007-09-22 来源:新疆日报 文字:[
大 中 小 ]
9月19日,参加“科技石河子”的院士专家在石河子八棉公司、天宏新八棉公司、银河纺织公司考察调研时,三家国有棉纺企业不约而同地向专家们“诉苦”。
三家企业负责人说,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而石河子是我国优质商品棉出口基地和彩棉生产基地,年产棉花近30万吨。但到目前为止,棉花的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只是停留在初加工阶段。由于受国家政策、资金、市场、运距、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制约,绝大多数棉纺企业现在仍举步维艰。
针对棉纺企业提出的难题,中科院新疆分院原院长、研究员周俊林认为,石河子棉纺企业产品结构太单一,棉纺只是到精梳纱为止,织布、服装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几乎是空白。如果没有多样化、细分化的特色产品,企业很难开拓更大的市场。目前棉纺行业关键是要提高技术含量,兵团纺织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必须提上日程,寻求国家支持,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上为我区棉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周俊林还建议,当地政府引进棉纺企业时,应更多地引进织布、服装等纺织下游企业,逐步完善棉纺行业的产业链。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费维扬院士也提出,石河子发展棉纺业要注重特色,加快天然彩棉的产业化进程;当地政府可以与江浙一带纺织行业发达的县市加强联系,将本地的资源优势与那里的技术优势相结合,拉长棉纺织的产业链,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