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07年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兼并(并购)重组决策分析研究报告摘要
2007-09-26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银网 文字:[    ]
1.中国挖掘机械行业现状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CEMA中国市场挖掘机实销量统计库统计,2006年中国挖掘机市场销量历史性地突破45000台,比2005年增长58.6%。大多数挖掘机制造商获得高速增长。
    出口销量大幅增长、国际市场分额仍较低。2006年出口销量较上一年大幅增长,实现同比增长149%,成绩喜人。但就2006年全年来看,出口销量占统计总销量的约9%,对全年销量增长贡献率也只有15%,产品主要以小型挖掘机为主。

    

    据统计,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4.6%,不包括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56%,这表明,我国的工程机械产业还属于内需型。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尽管我国工程机械海外市场呈现出较好的前景,但在包括小挖在内的挖掘机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开拓国际市场依然任重道远。通用型挖掘机仍扮演重要角色,大级别挖掘机销量快速增长。

    

    2006年20~25吨的通用型挖掘机销量实现同比增长41%,对全年增长贡献率亦为41%,市场重量举足轻重,仍是各挖掘机制造商激烈争夺的主要市场。 30吨以上及6~15吨级别挖掘机销量2006年同比增长超过100%,全年增长贡献率达到43%,成为2006年全年增长的第一主力军。

    2.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兼并重组动因分析
    中国的挖掘机市场一直是外资和合资品牌的天下,2003年以前,合资和外资品牌挖掘机的市场占有率在95%左右。近两年来,国产挖掘机有了新的起色,几个国产品牌的市场表现让人侧目。但是中国挖掘机配件体系非常薄弱,发动机、液压元件等主要配件用的都是国外品牌。作为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配套件体系的缺失,使中国国产挖掘机前进的道路更加扑朔迷离。主要配件对国外品牌的高度依赖,成为制约国产挖掘机发展的羁绊。
    国产挖掘机的核心配件采用的都是国外品牌,由于配件供货周期问题给国产挖掘机制造商的市场开拓带来困难。对于一些专业的国外配套件品牌,由于目前国产挖掘机的生产量相对较小,所以在市场需求高峰期,往往先给用量大的国外品牌供货,中国的挖掘机企业却因为配件供货周期过长而错过扩大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机。
    为了避免在供货周期方面受制于人,国内很多企业采用同时选择两个以上供应商的办法来降低风险。目前,在中国挖掘机市场上,虽然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竞争还不在一个级别上,但是,随着国产挖掘机品牌的市场表现越来越出色,中国企业的成长给国外品牌带来威胁的也会愈加明显。如果国产挖掘机的年销量达到5000 台,或者,当有一天中国品牌的挖掘机和国外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争的时候,由配件产生的矛盾和摩擦就会更多。
    (1) 精度问题。挖掘机的作业工况决定了其配套件,特别是液压元件的精度必须很高。
    挖掘机主阀是高压系统元件,属于精密机械,里面的沟槽、通道相当多,其开口的精度是以毫米来定位的,制造难度相当大,所以主阀的制造不纯粹是设计问题,更多的是质量控制得一定要好。川崎、小松等国外品牌的主阀精度非常高,故障率很低,而早年我国自主生产的主阀,10个成品就有1个精度达不到要求,更不用说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故障率了。挖掘机要求24小时作业不能有任何故障,尤其是不能出现液压系统故障,所以国产的挖掘机核心液压元件根本无法满足用户要求。
     (2) 工业基础问题。工程机械配套件的质量水平,取决于它的工业基础,铸造件的工艺水平、装配质量制约着配套件的品质,特别是铸造技术的水平,更是关键因素。主阀是配套件中的核心,对铸造技术要求尤其严格,因为在高压状态下有一个砂眼就会出故障,清洁度要求也非常高,挖掘机液压系统的主泵也是如此。而在中国,能做出高压泵、阀的铸造件的厂家寥寥无几。
     (3) 资金投入问题。工程机械液压元件技术研发需要不停的投入、研究和改善,国际知名品牌的配套件厂商背后都有很庞大的财团。如果有足够的资金,中国迟早也会形成完善的配套件产业,但是当前中国有经验的配套件企业自身的财力并不雄厚,用不起国际一流的设备,没有国际一流的人才,同时也找不到很好的配套件供应商。要想快速提升制造水平,只能借助外力:
    ① 资本运作,合资生产。中国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随着世界500强企业对降低成本的要求,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并且带进来一部分技术。在不牵涉核心技术的时候,我们的配套件企业只要有资金,也可以引进一些非主流技术,进行局部替代。但在全球化越来越充分的时候,这样的投资是有一定风险的,因此如此引进技术后,成本一定能比国外品牌低吗?同时,国外的配套件厂商对合资这种方式越来越不看好,他们更倾向于独资的方式。
    ② 与主机厂联合开发。业内也有人认为主机厂和配套件厂联合开发的模式也是提高挖掘机配套件发展水平的一个途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土配套件企业在工程机械整个行业链中处于弱势,涌现出来的优秀者太少,而主机厂都希望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因此,主机厂和配套件厂在实力上的悬殊导致这条路线少有人问津。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验证,小型挖掘机配套件很可能是中国挖掘机配件的突破口。20吨级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压力大约是34.3MPa,最低也达到30MPa,小挖的系统压力也就20多MPa,对主机的工况要求也不是很恶劣,所以,小挖的油缸、液压附件、油管、泵、阀制造起来比较容易,用户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同时,从主机厂的角度来说,是不会拒绝质量好的液压件,但是从质量考核体制来说,要有一个很长的验证周期,通常是1年,所以对竞争特别激烈的机种,本土的配套件企业没有什么机会,小挖市场刚刚起步,同时技术难度相对较低,这是本土配套件企业切入的机会。浙江已经有企业在做小挖的泵、阀等液压系统,也有几家企业在做主阀。所以,中国配套件的突破口可能就是小型挖掘机,积累了经验、技术,再去生产高压的液压元件。随着国产挖掘机产销量的不断上升,国产配套件会不断扩大生存空间。国产挖掘机液压件要想实现突破的话,大概需要5年左右,但是有些局部的零部件,可能很快会实现突破。

    3.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兼并重组趋势分析
    纵观2006年全年,中国挖掘机市场发展势头较好。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协分会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挖掘机销售量已超过45000台。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2007年中国挖掘机行业的结构调整将向纵深发展,并推动整个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挖掘机行业虽然受宏观调控影响,正处于阶段性周期底部,但随着供求关系的逐渐改善、生产成本的下降,以及国家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挖掘机行业有望于2007年开始进行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主要动向在国内外大的机械制造行业对国内小型挖掘机行业进行兼并、并购、重组。

    

    本研究报告依据汉鼎世纪市场调研、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分会、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渠道数据,同时采用汉鼎世纪大量产业数据库以及我们对挖掘机行业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大量资料,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挖掘机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