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拓荒打造农村版人身保险
2007-10-15 来源:金时网-金融时报 文字:[
大 中 小 ]
“1996年产寿险分业经营后,我带领公司仅有的两名寿险营销员去农村展业,没想到初次拜访就被轰出家门,无论怎样宣传保险的好处,村民都不为之所动。”年仅42岁却已是满头白发的中国人寿广西恭城支公司经理沈潜向记者坦陈,在拓荒农村寿险市场的初期,时任恭城支公司营销部经理兼业务股长的他,3个多月跑遍恭城县的9个乡镇和几十个行政村,结果没有一位村民愿意买人身保险。
意想不到的是,因人均收入低下、保险意识淡漠等因素导致农户纷纷将保险拒之门外的恭城县,如今农村保险覆盖面在全县已经达到了60%以上。沈潜率队的中国人寿广西恭城支公司,凭借业绩平均每年以25%速度增长、保费收入由1996年300多万元增至2006年3213万元的突出业绩,被树为全国保险行业服务“三农”的典型和标兵。
继荣获全国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保监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后,沈潜被中国保监会推选为参加党的十七大的基层代表。一系列光环照耀下的沈潜对记者说,他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依然是24年前刚刚跨入保险行业后,在走村串户中目睹这个农村人口占85%以上的贫困县,农村保险服务的空白和缺失。
“小病忍、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这在农村司空见惯。”尤其在1996年产寿险分业经营后,沈潜发现,恭城县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仅有存款也只用于治病防老、子女上学和婚嫁盖房等,疾病已经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农户要么没钱治病,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要么因付不起钱提前出院。身为一名寿险从业人员,沈潜希望通过人身保险这一载体,为农民有效地转移风险,缓解后顾之忧。
“农民越贫困,越需要保险,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自称“不信这个邪”的沈潜开始在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做深入调研,探寻如何将供给和需求这两端有效结合起来,并充当起农村地区保险意识的启蒙者。
“终于,有个别农民开始试探性地购买了保险。”沈潜在言语中依然流露出兴奋,据他介绍,恭城县平安乡有个北溪村,自1997年11月带领营销员到此宣传保险,3年内无一人投保,针对村里多数村民固守的“养儿防老”、遇灾靠亲情救助等陈旧观念,他将商业保险形式灵活、选择范围广等特点加以突出,专为村民设计了“农村版”的养老险、疾病医疗险、子女教育婚嫁险、意外伤害险等一系列险种组合,并考虑到实际经济承受能力把一张保单拆分成两张销售,经过6年努力,一直到2003年底,终于有人开始接受保险并购买了保险。
“保险能否赢得农户信任,关键就看理赔。”沈潜娓娓道来,在农村地区,一桩理赔案的圆满兑付,有助于将保险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口口相传的威力得以传播和普及。为尽量缩短理赔周期,公司开通了理赔“绿色通道”,力求大额理赔送款上门,小额赔款柜面当场支付,对重疾患者亲自上门服务,主动办理理赔手续。
“24年农村保险生涯和11年拓荒农村寿险市场的经历,总结出一个道理,只要因地制宜,用心经营,诚信服务,保险一定能够覆盖农村这个最需要保险的脆弱链条。”沈潜称。目前他们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县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的保险服务网络,拥有1个营销职场、5个农村营销服务部和300多名个人保险代理人。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