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学会专业化专职化改革初见成效
2007-10-22 来源:保监会网站 文字:[
大 中 小 ]
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和行业协会发展目标,在北京保监局的指导下,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北京保险学会(简称“两会”)于2005年开始了专业化、专职化、年轻化改革:会长实行推举制,打破了原有的“轮值”方式;公开招聘秘书处工作人员,实行专职化;两会秘书处合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两会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凝聚力逐步增强,威信不断提高,得到了会员公司的普遍认同。
一、两会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干部队伍专职化、年轻化,形成生气勃勃、务实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改革后,秘书处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向社会公开招聘。目前,秘书处共有18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14人,有保险从业经历者8人,平均年龄33岁。专职化、年轻化的干部队伍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青春气息,彻底改变了两会秘书处是一个“养老”场所的印象,得到了许多会员公司的肯定。
(二)服务更趋专业化、精细化,两会的权威性得到提升
为适应北京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主体迅速增加及业务日益细分的形势,两会将原有的产险专业委员会和寿险专业委员会调整为个人保险、团体保险、银行保险、车险、非车险以及宣传6个专业委员会,服务工作更加细致到位。如宣传专业委员会作为新增机构,通过组织开展媒体沙龙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整合了行业宣传资源,统一了宣传步调,为在各公司间形成互惠、互通、互助的氛围打下了良好基础;车险专业委员会推动实施车险快速理赔处理办法;非车险专业委员会开展意外险、健康险服务规范互查活动等,均有效地增强了两会的权威性。
(三)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共促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两会人员在全国率先建立交强险信息库,并于2006年7月1日正式运行。该信息库为费率浮动和北京市实施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继在全国率先开展保险代理人电子化考试工作后,今年又承担了保险经纪人、公估人电子化考试试点工作,使每年两次的考试增加为每月一次,满足了从业人员不断扩大的需求。三是参与了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承担了代为B类兼业代理机构申请资格的工作,为兼业代理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截至2007年6月底,共计为488家公司申请了B类兼业代理资格。
(四)行业自律逐步加强,公司经营行为更加规范
两会围绕北京市场实际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制定了10项行业标准,并组织公司签订行业自律公约,对规范保险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如2005年签署的《北京市保险行业车险服务承诺》、《北京市保险行业车险服务规范》,明确了各公司在承保、理赔方面的基本要求;2006年出台的《北京保险行业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服务规范》,规范了各会员公司的工作流程、服务标准;2007年制定的《北京保险行业航空意外险自律公约》,明确了航意险保单的构成要素、保险公司与中介机构的结算周期及手续费率,并建立了保证金制度。
(五)行业维权、协调成效显著,凝聚力不断增强
一是维护了保险公司合法权益。2006年,两会组织7家在京产险分公司与市公安局经侦处联合开展打击车险骗赔活动,共发现40个修理厂涉及骗赔,234个可疑车险赔案,涉及金额300多万元;同时,在媒体上披露各种保险欺诈行为,争取公众的支持。二是协调公司纠纷。如妥善处理了中美大都会投诉光大永明“挖角”事件。三是两会定期召开产、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核保核赔工作交流会、营销品质管理工作交流会等,分享经营心得与成功经验,增进同业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几点体会及思考
(一)加强监管部门对两会工作的指导,是现阶段两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两会自觉发挥其职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权威性和认可度也较低,工作推动起来有难度,需要监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必要的支持,推动两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二)增加会费收入,争取会员公司支持,是两会良性发展的根本
两会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会员公司的会费,但按现行收费水平,扣除两会运转和各项费用支出后,一些工作往往因经费不足而无法开展。另外,由于有关政策和法律依据的缺失,两会的许多有偿性服务也无法开展,制约了两会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增加会员公司会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会经费紧张问题,但也会加重保险公司的负担。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两会经费来源和管理问题,更好地促进两会工作的开展。
(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是秘书处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是通过培训及实际工作锻炼,提高秘书处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二是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在保持现有工作队伍稳定性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专业人才,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促进两会持续发展。(北京保监局)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