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保险中资化 祁泽瑞排兵银保二路
2007-11-1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字:[
大 中 小 ]
6年之后,迂回进入内地的财险公司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中银保险”)终获经营车险的资格。
“基于我们的资本金性质,保监会允许我们操作交强险业务了。”6月1日,中银保险董事长祁泽瑞在接受本报电话专访时,舒缓的语气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这缘于一纸批文——近日,中国保监会核准了中银保险开展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资格。
意义不仅于此。这还意味着,循类民安保险回归路径,中银保险已被保监会列入中资保险公司进行管理。祁泽瑞说,在开展车辆保险业务的同时,中银保险机构铺设的速度也将加快。
车险业务发展初期,中银保险仍将主要依托银行渠道进行销售尝试。为此,祁泽瑞已有以银行、保险背景两方面人力搭建新机构的计划。
类民安转身
为了交强险这纸以往中资财险公司享有的国民身份证明,中银保险已等待了六载。
如今在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五地依托股东中国银行背景,开展财产保险业务的中银保险,最初为2001年底自中银保集团(下称“中银保”)深圳代表处脱胎的中银保深圳分公司。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388.HK)上市前夕,中国银行在港资产纷纷调整股权结构,注册地在香港的中银保亦被最终改组为中国银行(3988.HK,601988.SH)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但这场改组,使中银保险自出生之日,便被深深刻上港资烙印,尽管其实际最终的全资控股方为中资身份。
按中国内地监管模式,非中资身份的财险公司并无从事第三者责任险资格,尤其自去年交强险法定之后,制度上的限制更加明晰。
于是,中银保险尽管在内地潜行数年,却始终无缘车险业务。而据其发源地深圳当地保险同业公会提供的数据,数年以来,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在当地财产险业务中的规模占比始终在七成以上。
由此,中银保险在深圳各产险公司名次多年来始终垫底。2007年首季,该公司在深圳保费收入473.44万元,在当地市场规模占比仅0.26%。
同在深圳,另一家同样自香港迂回进入的产险公司民安保险,常常与中银保险并行提及。民安入深是在1982年,原早于中银保险。是时,内地市场甚至尚无外资保险公司概念,于是20多年来民安一直如其他中资公司,开展包括第三者责任险的车险业务。直到2006年7月,交强险出台,“非中资身份”的民安才真正出现继续经营车险业务的压力。
而早在交强险法案施行半年之前,民安的终极母公司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已通过向财政部提出申请,列及该公司股权联系及演变历程,要求财政部确认民安中国的国有股权。最终,民安赶在当年7月1日之前,基于财政部的批复证明函,在中国保监会获得经营保险业许可证变更,拥有了“作为中资保险公司管理”的资格(本报2006年11月20日16版一文曾予报道)。
凭借“中资保险公司管理”的资格,车险业务至今仍是民安在深的重要业务支柱之一。2007年首季,在其2452.09万的总保费中,车险业务便达1159.33万。
已有民安转身范本在先,中银保险的回归历程变得“有章可循”。2007年2月,中银保险被保监会列入中资保险公司管理。这意味着,该公司交强险操作已无法律障碍,新机构的开设也不必像以往那样经历漫长等待期。
银、保搭配战术
对于产险金字塔底部的中小公司而言,产品高度同质化的车险往往被认为是快速拉升规模的杀手锏。放眼近年风生水起的安邦、中华联合、阳光等新兴公司,车险业务占比无不在八成甚至九成之上。
“中银保险的策略之一是精兵精英,我们不会组建庞大的直销队伍来发展业务。”祁表示,虽然目前拿到经营车险的资格,中银保险仍会采取有选择的发展业务,并按现有的经营模式对保险对象、所保车的类型进行主动选择。
祁进而称,中银保险一贯依托中国银行的渠道优势,进行财产险业务开拓。“车险业务发展初期,仍主要在银行渠道的网点进行销售尝试,向高端人群等特定群体进行车险销售”。
祁依然认为,银行保险销售产险产品与目前国内盛行的寿险银保一样,早年香港汇丰等机构的经验都已证明是可行的。
尽管车险领域出兵谨慎,对于开展车险后的业务预期,祁泽瑞还是表现出了乐观的愿景。据他介绍,中银保险2007年1-5月总保费收入近80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193%。高速的增长,一方面来自新成立机构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来自在原有基础上新险种推出。而车险推出后,“看发展情况如何,原先的年底目标肯定会有调整”。
目前中银保险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上海分公司。
与祁反复强调的银行保险紧密合作对应,目前拟任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的两位筹备负责人一个具有银行背景、另一个则来自保险同业。
祁认为,如此在高管中两种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公司现行业务模式的发展,未来中银保险的新机构人力招募也同样将觅此方向。
事实上,在中银保险内部,这种银行和保险背景人才合作的管理层搭建模式是从上至下的。身为董事长的祁泽瑞,出身中行系统,历任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与安徽省分行行长;而其搭档中银保险总裁段求平则来自保险业内,转会前的职位是原人保控股副总经理。
中银保险回归历程
2007年5月,被核准开展交强险业务;
2007年2月,被列入中资保险公司进行管理;
2006年6月,总部从深圳迁至北京,实现战略性迁移;
2005年1月,中银保集团深圳分公司成功改制为中银保险有限公司;
2004年3月,中银保险筹备组成立;
2001年11月,中银保集团深圳代表处升格为中银保集团深圳分公司;
1996年,中银保集团在深圳设立代表处。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