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保基金理事会将迎来十周岁生日。此时的它,正悄然谋变。
记者查询Wind数据后了解到,截至7月30日,224家公布中报的公司中有26家显现社保基金身影,其中仅3家减持,19家为加仓,共增仓4362万股,尤为值得注意的是,10家新进公司中有5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
这与外界普遍猜测的社保基金投资风格转向“激进”不谋而合。
二季度A股整体加仓明显
在A股市场,7月初传出社保基金新增约30亿元资金入市的消息。“该部分资金在到达各基金公司账户的次日,已有多家公司立即入市,目前这笔资金已完成建仓。”一家深圳基金公司的高层向记者确认了上述传言。
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社保基金此次入市有平准基金意味,起着维稳作用。“社保基金在操作手法上就应反向操作,热时退出,冷时入市。”
记者采访获知,其实早在6月初,社保基金就开始加大了A股投入。
当时,社保基金较大规模地赎回了此前基金公司管理的货币、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份额,个别基金公司被赎回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甚至达到20亿元,同时向主动股票型社保产品追加资金数亿元。
有关数据也显示,社保基金在一季度减仓后在二季度明显增仓。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224家公布中报的公司中有26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社保基金身影,其中只有3家减持,另有4家维持不变,其余19家都为加仓。在这26家公司中,社保基金一共增仓4362万股。
记者发现,有10家公司为二季度新进,其中万东医疗 (600055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由106和110两个组合各持有360万股和352万股,持有市值达到1.07亿;101组合购入700万股科达机电 (6004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市值达1.4亿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10家新进公司中有5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
投资复杂性不断增添挑战
截至2009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7766亿元,年平均投资收益率9.75%,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
据统计,去年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93.78亿股,其二级市场市值超过800亿元(发行市值为709.09亿元),共涉及271家上市公司。
记者注意到,除去国有股转持部分制造的“麻烦”,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的复杂程度也为其顺利运作平添不少挑战。
同是在7月28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出席中华总商会“香港高峰论坛”时透露,社保基金正计划更改名称,拟改为“全国社保储备基金”,以与各地方政府的社保区分。他还提出,社保基金未来会考虑在港设立驻点,以加强在香港的投资。
按现时社保基金的规定,投资海外的资产不能超过总资产的20%,但目前海外投资只占资产总额的7%左右。若以还有13%的增长空间计算,到今年底还有1300亿元可供社保基金出海。
相比而言,目前社保基金在私募股权基金(PE)方向的投资显然慢于预期。早在2008年,戴相龙就曾预计截至2010年将有1000亿元投资于PE。
目前,社保基金一共投资了6只PE基金,除上述两只外还包括中比基金、渤海产业基金、鼎晖、弘毅,承诺投资规模为80亿到90亿元,其中有超过50亿元的资金已经到位。
记者获悉,社保基金正在对中信资本和上海金融产业基金两家进行尽职调查。一般而言,PE投资的尽职调查时间就达到4至5个月,这对只有160余人的社保基金而言,单个投资案的周期太长、成本太高。戴相龙因此曾幽默地表示,用于PE投资的1000亿元,“要投到猴年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