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也称智能驾驶,主要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几乎不用人工干预就可以自动行驶的状态。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之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无人驾驶主要原理在于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同时通过车载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大挑战”科研项目中。早在 1939 年的纽约世博会上,通用汽车就在“未来奇观”展馆中展示了一款电动无人驾驶汽车,它由镶嵌在道路上的闭合电路提供动力,并可以用无线电进行控制。尽管技术了无新意,但这毕竟是展示了无人驾驶的概念。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试水,直到 1992 年国防科技大学才研制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
在技术突破、政策出台以及运行效果不断刷新的驱动下,处于传统汽车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厂商也开始涉足智能驾驶领域,如传统车厂、互联网巨头、地图厂商以及对传统车厂的颠覆者 Tesla 纷纷加大对无人驾驶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图表 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