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在3D 打印技术上起步较晚。目前,激光器、软件、材料等核心技术都还依赖进口,同时国内3D 打印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国内3D 打印产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地域性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影响较为明显。北京、陕西、上海三地是国内3D 打印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城市。研究上则侧重于生物体制造、塑料成型、图像数据处理、电数字数据处理等领域。陕西、辽宁、湖北等省份重工业基础雄厚,3D 打印研究侧重于金属粉末成型、激光烧结成型方法、金属材料镀覆等技术;广东、江苏由于轻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3D 打印产业及技术研究侧重于生物体制造和塑料成型。另一方面,各地3D 打印产业发展也受到人才资源限制。国内3D 打印较为突出的省市多有地区内高校的科研和人才支撑,如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陕西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北的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的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而这些高校也培养出大量的3D 打印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和研究团队,带动了3D 打印技术和产业的进步和发展。2017年中国的万豪和浙江闪铸挺进了全球 5 强。万豪 2017 年的出货量达到 35263 台,而闪铸的 " 发明家 Finder" 系列桌面级 3D 打印机在全球市场上全面大卖。
图表 2014-2018年我国打印机出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