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5G核心网系统架构分析
2019-10-09 来源: 文字:[    ]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的定义,未来5G的三大场景主要包括:1. eMBB,指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2. mMTC,指大规模物联网业务;3. URLLC,指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从1G到4G,移动通信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但是5G的通信开始转向人与物的通信,甚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由此可见,5G带来的数据变革主要在两个方面:1)终端模式有望从“由一人一终端”发展为“一人多终端”,海量连接业务将产生海量数据,从而带动数据量爆发式增长;2)低延时、高可靠连接业务将打开数据边缘计算的市场空间。数据量爆发式增长若不能在数据用户端处理掉,而是以当前模式传入核心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堵塞,这种情形的出现将无法满足5G网络低延时、高可靠连接的要求。因此5G核心网向分离式架构演进,其中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分离让用户面摆脱“中心化”的约束。

图表 5G核心网系统架构

    根据5G核心网的架构演进,5G时代的IDC格局也将发生变化,控制面网元将集中到核心数据中心(即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超大型与大型数据中心),用户面则逐步下沉到边缘数据中心(即区域型小型数据中心以及网络终端服务器配备的微型数据中心)。因此,5G时代的IDC市场将迎来“核心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的新格局。

   1.核心数据中心需求。根据IDC圈的预测,2020年之前我国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仍以超过25%的增速在快速增长,同时2020年之前这几年我国在数据中心建设上的主要方向是超大型与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我们认为,在2020年之后5G商用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时,就控制面而言,对核心数据中心(即超大型与大型数据中心)需求仍会保持在30%这样一个较高的增速。

   2.边缘数据中心需求。边缘数据中心处于网络边缘,一般配套建在通信基站、企业等局部区域。根据工信部数据披露,截止2017年末我国4G通信基站数为327.8万座,根据链路计算原理,结合自由空间损耗公式推算5G宏站数是4G基站数的1.4-1.8倍,共500万座左右,有望较大程度拉动边缘数据中心的需求。

    5G时代的IDC市场新增需求打开了机房温控设备的未来市场空间。公司的主要产品族适用于各类数据中心,其中微模块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边缘数据中心这一类小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在5G时代IDC温控设备市场占据先机。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