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尝试“并网发电” 阜新太阳能利用不再只是概念
2010-09-07 来源:辽宁日报 文字:[    ]

核心提示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在这样的情况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正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在现有的科技手段和经济条件下,太阳能能够逐渐替代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吗?我省在合理利用太阳能方面作出了哪些新尝试?太阳能产业前景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全省第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诞生地———阜新市,通过调查采访来寻求答案。

继建成我省第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后,下一步准备尝试向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方向飞跃

阜新太阳能利用不再只是概念

记者/郭宝平

煤炭枯竭但阳光依然灿烂

阜新市是全国闻名的“煤电之城”,该市的海州露天煤矿曾经令所有辽宁人倍感自豪。

8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不久前建成的海州露天矿国家地质公园。站在观景台上俯瞰,长期进行煤炭开采而造成的巨型矿坑,令人惊叹、震撼。

“这就是当年亚洲最大的露天矿,半个世纪来,它共为我们国家生产煤炭2.43亿吨。现在这个大坑内虽然还有一些煤,可供继续小规模开采作业,但煤炭资源已经很少。”阜新市新能源局局长郑耀东对记者说。

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在煤炭资源濒临枯竭后,一直在不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方面,我们可以大有作为。”郑耀东充满信心地表示,“当前我市正在编制阜新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太阳能利用已经提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日程。”

据介绍,阜新地区是辽宁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发展太阳能产业。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阜新市区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年均太阳辐射量为138.4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辐射量在全省处于高值区。同时,阜新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59.8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达64%。且该市各年代日照变化不大,上世纪50年代,年日照时数为2854.0小时,60年代为2951.6小时,70年代为2868.7小时,80年代是2859.8小时。该市历年日照时数最多值为3198.0小时(1965年),最少值为2452.1小时(1959年)。

记者见到,在海州露天矿国家地质公园里,竖着许多“风光互补”型的太阳能路灯。“风光”所指的并不是风景,而是两种不同的能量来源———“风”指风能,“光”指太阳产生的光能。

路灯顶端的叶片随风转动,下边的太阳能板收集着阳光,两方面一起源源不断地为路灯提供能源。天黑后,路灯会自动感应光线变化而开启照明。

首座太阳能光伏电站具有示范意义

阜新市海州露天矿国家地质公园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很独特,其后部呈斜坡状从房顶一直延伸到地面,现在上面安装上了太阳能板。

普大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继成告诉记者:这里共铺装了232块太阳能板,每块面积为1.75~1.77平方米之间。这也是咱辽宁省的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把这个发电站设在海州露天矿国家地质公园里,可以让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能源与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近年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而且它们在燃烧释放能量的过程中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双重问题,推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利用是一个理想的办法。

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在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如何科学利用太阳能,其中却大有讲究。

阜新建成的我省第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是一座50千瓦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电站。它不仅未额外占地,而且安装拆卸、使用维护都很方便。

据介绍,该电站由辽宁普大新能源有限公司施工,2008年8月动工,11月竣工试运行,2009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这座太阳能光伏电站从未出现故障,屋顶的太阳能板、展馆房间里的蓄电池组都运行良好,展馆内的照明用电使用的正是太阳能光伏电站所发的电。

截至去年年底,该市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已实施了“四个五”工程。即:50千瓦太阳能电站工程、500阶LED太阳能路灯工程、5处景观太阳能照明工程、5处屋顶太阳能发电工程。去年12月份,该市一家大型商场也花钱在楼顶安装了几组太阳能板,所产的电量用于21层大厦夜间的美化亮化绰绰有余。

2011年底实现“五个一”工程

可以预见,在阜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太阳能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该市现已建成的50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还属于“离网式”发电站,不具备并网发电的能力。要实现太阳能电站从“自用”到“并网发电”的飞跃,尚需进一步扩大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规模。

为大力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阜新市已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电站。近期,该市正在谋划推进3个太阳能利用项目:阿尔乡沙漠地带100兆瓦“风光互补”太阳能电站项目,海州矿国家地质公园10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海州矿矸子山排土场100兆瓦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

“只要这3个项目中实现了1个,我们阜新的太阳能就有实力尝试并网发电了!”阜新市新能源局局长郑耀东对当地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这些项目的实施也势必将带动阜新整个太阳能产业配套链条的发展。”

据了解,建设一座1000兆瓦太阳能电站,约需600万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因此,当该市拟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电站的消息传出后,有很多与太阳能电池生产关联的企业找上门来,表示要来阜新办厂生产太阳能电池片。郑耀东表示:“继风电产业之后,太阳能产业将成为阜新发展现代新型能源基地的下一个‘金娃娃’。”

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前景虽然很远大,但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地吃。为实现太阳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该市提出到2011年底前大干500天,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即:1万个太阳能屋顶、1000阶太阳能路灯、10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10处太阳能景观、1个太阳能主题公园。从中可以看出,该市在发展太阳能产业中,并没有把目光一味盯在太阳能发电站等大项目建设上,同时还谋划了许多惠民项目。

比如,在“1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中,政府有关方面将组织、鼓励居民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增强群众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意识。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一养牛小区内,已有40多户奶牛养殖户家里安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点评

阜新市发展太阳能产业有哪些优势

专家认为,阜新市发展太阳能产业,具有资源好、并网易、网损小、可利用的沙漠土地多、政策好等诸多优势———资源好,阜新地区日照比较充足;并网易,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新能源发电并入国家电网相对容易;网损小,该市的并网变电所距离太阳能场地较近,都在几十公里之内,网络线损比较少,这也是企业创造较高利润的有利条件之一;沙漠土地多,阜新地处辽宁省的西北部,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接壤,拥有大量太阳能发电可利用的沙漠地带;政策好,该市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太阳能产业的先期测光工作,为企业承担了一部分开发电站的风险。

同时,阜新市的政府部门也总结出了当地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十大优势。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配套优势、人才优势、城市基础优势、发展新能源优势、政治优势、环境优势、组织机构优势和优惠政策优势。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