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园区发展机器人产业集群。”。政策利好下,各地积极发展机器人产业园。从地域分布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成为机器人企业及园区的集聚之地。
截止2019年12月全国共有69个机器人产业园在建或已建成,许多省份更是有多个产业园落地,如江苏省就有昆山、张家港、南京、常州及徐州5座城市“配备”机器人产业园,以及海安机器人小镇。
图表 2016-2019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园规模
整体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呈现出“全面开花,区域集中”的特点,全国各主要省(直辖市)大部分建有机器人产业园,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则成为了机器人产业园的集聚之地。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最早从事于工业机器人生产的地区,培育出新松公司这样的机器人第一家上市公司,占据国产工业机器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目前东北共有4个机器人产业园,分别是辽宁的沈抚新城机器人产业基地、沈阳新松智慧产业园、大连金州新区国家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大墨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和黑龙江的哈南机器人产业园。
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技术优势,覆盖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产品和服务。其中,天津市支持工业机器人、警用机器人、安全机器人、矿山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用微创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河北则以焊接机器人、矿用抢险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特色机器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