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资产管理监管透露新信息 助中小保险公司长远发展
2008-02-14 来源:中国保险报 文字:[    ]

  12月上旬,保监会于南京举办了保险资产管理政策培训班,引起了保险业广泛的响应和热烈的讨论。生命人寿专门在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上传达了此次会议精神及主要内容,认为此次培训中保监会杨明生副主席的重要讲话,透露着重要的新政策信息和深刻的内涵,公司为此专题组织了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

  结合生命人寿自身资产管理的特点,生命人寿认为,此次保监会资产管理政策培训,理清了政策发展路径,更加明确了今后保险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向,拓宽了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创新的思路。此次会议上透露出来的政策信息,给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保险资产监管制度转变

  杨明生在讲话中强调,保险资产管理监管要做好四件事情,即制定规则、依法监管、核准与备案、窗口指导与风险提示。

  业内一致认为,这一明确的界定,标志着保险资产管理监管制度的三个重大转变,即从偿付能力监管转向风险资本监管、从强制比例监管转向弹性比例监管、从行政审批逐步转向业务备案。我们体会到,在过去保险资产管理整体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保监会实施严格的资产管理监管措施,是一项切合实际的正确举措。但随着国内保险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部决策和风控体制的逐步完备,保监会监管的重点必将从非常明细的合规性限制,逐步转向对核心经营指标的监督和指导,以期把保险公司培养成为合规经营、自控风险的市场主体。

  这种监管方向的重大变革,将把具备良好治理结构和管理素质的一批中小型保险公司与大型公司放置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并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不断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强调风险控制,着力培养一流的投资管理人才和核心研究能力,那么在投资体系建设、产品创新、管理资产规模的扩张上都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实现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双轮驱动、稳定增长的长期目标。

  把握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杨明生提醒整个保险业如何看待资产管理面临的形势。结合保险业实际,他传达并讲解了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他强调保险行业要深刻理解中央“双紧”政策的精神实质,要求必须注重风险控制,并采取稳健的投资管理策略,实现长期稳定增值的目标。

  杨明生还形象地指出,保险公司在资产管理上要“踏上实体经济、连上虚拟经济”。在通货膨胀、本币升值、资产泡沫的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这无疑给保险公司资产长期稳定增值指出了一条重要的战略方向。

  在保险资金运用方向上,我们应该坚决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把握“两个适当”的原则,即一方面保持适当战略性权益比例;另一方面,关注实业等重大的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从长远来看,提升非上市股权投资是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中小型公司完全能够在实业投资上,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把握住较低风险较高收益的机会。

  中小保险企业的投资新机遇

  杨明生还特别指出了基建投资,尤其是能源、交通、资源等行业对保险业的重大意义。他尤其从宏观层面,强调了重点项目、政策主导商业运作项目的投资及评价方法,鼓励保险业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的项目进行重点关注和介入。

  在投资渠道方面,过去中小型保险公司往往掌握着一些参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但却缺乏参与此类投资的机会。今后中小型保险公司可以在保监会的领导和扶持下,介入一些具有长期稳定收益的、政府主导的行业,例如能源、资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项目,尝试通过与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打包”进行销售,这将是未来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增量配置的重要方式。

  生命人寿在筹备资产管理中心之初就坚持高起点的要求,为适应未来快速成长的需要,建立起一流的保险资产管理中心及投资管理体系,在运营模式、专业管理、投资系统建设等方面直接与国际及国内一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心接轨,建立起生命人寿核心资产配置、固定收益、权益投资、风险管理等核心能力、核心策略及核心体系,提升短期绩效的同时,为公司和保户提供长期稳定增长的投资回报。

  过去一年多来,生命人寿在保监会领导的关怀下,注重资产管理方面的不断创新,首家取得股票二级市场委托投资资格、资本金外汇委托投资资格,并在积极筹备QDII的投连产品,加强生命理财规划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基建产品创新的准备工作。

  当前,生命人寿保险公司正努力抓住机遇,积极筹备以吸纳外资,成立治理结构新、业务品种新、产品服务新、销售渠道新为特色的新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强调风险控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内新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旗舰。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