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论"笼罩 有些看不清3月车市
2008-03-31 来源:诸暨网 文字:[
大 中 小 ]
往年3月份的车市早已是降声一片,而今年3月虽然已经快要进入中旬,除了仅有的几个车型宣布降价外,绝大多数汽车厂商依然没有给出实质性的降价动作。相反,“涨价论”却不时地从相关厂商传出。
“涨价论”让消费者看不清方向
近期打算买车的李先生被节后车市的行情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前几天他去打听骏捷的价格时,销售员报价说最多优惠4000元,“年前最高可优惠8000元,现在价格反而涨了,真想不通。”另外,飞度在春节前的优惠幅度为1.7万元,而目前优惠不足万元;伊兰特现优惠幅度也比不上去年11月份;本田CRV、凯美瑞等车型依旧需要排队提车。
在消费者普遍期待降价的情况下,除了比亚迪F3、福美来、普瑞斯、奥德赛等少数车型前期稍稍降过价外,近期一直少有品牌跟进,东风日产、上海大众等品牌的车商更是间接向记者透露,厂家已经基本明确今年3月份不会降价。
就在相关车型没有降价反而进一步收缩优惠幅度的同时,有关今年车市将要涨价的论调也被传得沸沸扬扬。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受国际铁矿石、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汽车厂家的生产成本也不断上涨,再加上国家实行的通货紧缩政策,造成厂商和经销商的现金流愈发紧张,今年车市有可能涨价。这些可能的涨价消息甚至成了个别汽车4S店销售员说服消费者放弃降价预期的说辞。
是否涨价由市场决定
3月车市果真要出现涨价?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就厂家而言,原材料价格上涨肯定会造成生产成本提高,但成本提高未必一定会导致市场价随之提高。杭城一家上海大众4S店的销售负责人认为,汽车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已接近最大限度,因此,即使出现某家企业宣布涨价的消息,消费者也不应该感到意外。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上海大众经销商的进货价格目前并无变化,厂家也未给出可能提价的信号。
东风本田一家4S店的销售经理认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目前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程度并未与世界同步,各大汽车生产商选择在国内建厂,低劳动力成本依然是他们看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新劳动法),劳动力成本在今年上涨的可能性在加大,汽车生产厂家在这方面的成本优势也将逐步缩小。该经理认为,汽车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虽然对终端市场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汽车的价格并不是完全由成本决定的,而是要根据市场的接受程度来制定的,所以大多数厂家还是会通过优化成产、行政、营销流程等方法来降低成本。
综合相关业内人士的说法,今年迟至近日一直没有出现大规模降价的情况,虽然可能跟成本上涨有一定关系,但中国车市价格整体走低的趋势将不会发生变化,只不过降幅将减缓,所以今年3月份的降价潮最大的一种可能就是,降价力度比往年要小。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