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全球金融恐慌 连豆粕持续暴跌
2008-10-13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文字:[
大 中 小 ]
美国股市在层出不穷的救市措施下仍然疯狂暴跌,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重创市场信心,金融市场抛售狂潮仍在持续。国庆长假期间美豆的暴跌引发国内市场持续的补跌行情,在本周的5个交易日里,大连豆类期货竟有4个交易日收于跌停,市场弱势相当明显。
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局势是影响本周国内外豆类期货暴跌行情的主要因素。市场在美国和全球经济将步入衰退周期的预期中开始抛售金融资产,以规避因需求萎缩引起的经济大萧条。尽管全球各大经济体纷纷开出救市药方,甚至做出罕见的多国联手降息举措,但市场对此并不买帐,投资者似乎发现问题原来如此严重,恐慌情绪进一步加深。市场经过连续暴跌后人气倍受打压,而人气的恢复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并且正在向全球经济危机推进。随着危机不断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扩散,无人能断言危机何时会结束。
除宏观环境遭受巨大破坏外,豆类自身基本面因素也缺少对价格的有力支撑。美豆尽管收割进度滞后,但终归丰产,市场供应压力得到缓解。对于本周五美国农业部将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市场目前平均预测美豆产量将较上月报告小幅下调,但期末结转库存数据可能有明显增加。需求减弱将是影响未来行情的关键因素。国内新豆陆续上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最新预估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豆将较去年增产477万吨,增幅为37.52%,总产量达到1750万吨,加之进口大豆到港量充足,国内市场供求格局正在改变。本周产区各地新豆大量上市,油厂收购价格多在1.65-1.75元/斤,农民因受成本和前期高价影响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同时经销商对后市并不乐观,不敢贸然大量收购,多在取得油厂订单后谨慎采购,市场各方分歧加剧导致现货成交不旺。豆粕现货报价在周一经历大幅下调后,连续几日未见油厂跟盘降价,似乎有一步到位之嫌,但期货价格连续暴跌使油厂压力倍增,贸易商也多在观望中等待形势的变化。国内生猪市场在节后出现止跌企稳迹象,但需求状况未见明显好转,养殖企业备货量有限,基本随用随买。在当前的市场氛围下,油厂虽有挺粕意愿,但市场大势难挡,豆粕现货价格反弹难度较大。
操作建议: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复杂,豆类商品市场弱势不减。从技术分析来看,M901豆粕周K线收光脚长阴,累计跌幅高达677元/吨,市场做空动能仍未释放完毕,有望继续下行寻找支撑,但须防范短期超跌反弹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少量持有空单,短线仍以顺势抛空为主。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