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量保险业发展质量的指标中,关键的综合指标是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力提升偿付能力,有利于促进保险公司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保险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了21家保险公司的增资计划,增资总额达到112.03亿元。与此同时,还有4家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的计划获得保监会批复,总发行额最多将达到118亿元。这无疑缓解了部分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资本不足问题,提高了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保险企业拓展业务、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增资发债双管齐下
7月5日,中国保监会批复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分别增加0.8亿元和2亿元,至此,今年以来第20家和第21家进行增资的保险公司“诞生”了,而这也使今年保险公司的增资总额超过110亿元。
这些增资中,增资额最大的是3月份人保寿险33.85亿元的增资,增资后,人保寿险资本金由54.17亿元增至88.02亿元。增资额最少的是昆仑健康险的0.6亿元增资。信泰人寿 (60162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则在半年内增资两次,增资总额0.92亿元。
除此之外,计划增资的保险公司亦不在少数。今年2月底,渤海保险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批准了9亿元的增资计划,不久泰达股份 (000652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公告称,拟向渤海保险增资4亿元。近日,上市公司西水股份 (60029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发布公告称,拟参与天安保险股份增资,认购8.689亿股,认购总价款为8.689亿元。
除增资以外,保险公司还频频发行次级债。今年以来,已经获得批复发行次级债的保险公司包括生命人寿、平安财险、阳光保险集团和中国财险四家保险公司。其中,按照保监会的批复,生命人寿募集规模不超过15亿元,平安财险募集规模不超过25亿元,阳光保险集团募集规模不超过18亿元,中国财险则已于7月1日成功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了总额为60亿元的次级定期债券。
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的行业背景下,保险公司纷纷通过发行债券来增加资本金,有助于增强其承保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