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河蟹养殖专业户史建强,根据蟹塘内水质智能传感器传来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手机及时遥控启动了蟹塘内的增氧泵。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道亮教授,详细察看了这套水产养殖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运作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年3月,在国家农业部、省和无锡市相关部门支持下,宜兴市农林部门联合鹏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苏省首个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在5户试点农户计1000亩河蟹养殖池内,他们安装了13个水质参数采集点、5个无线控制点、5个GPRS设备,配备了一座小型气象站、设立了一个监控中心。宜兴移动公司还专门架设了3.8公里的电线杆,为该基地接入了专用光纤。
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是基于智能传感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开发的,集数据、图像实时采集、无线传输、智能处理和预测预警信息发布、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支撑系统。示范基地采用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对蟹塘内的溶解氧、pH值、水温等进行在线监测,及时调节水质,预测各种病情发生,使水产品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达到增产、节能、省工、适时用药、减少环境污染等效果。据宜兴市农林部门测算,采用这套系统后,每亩河蟹养殖水面监控成本约400元,每亩增产约10%-15%,亩均增效可达1000元左右,且减少了水产养殖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
宜兴共有水产养殖面积24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近14万亩,各类养殖户超过5000户。据了解,该市明年将把物联网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5万亩,并建立全市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中心,通过信息平台为全市5000多水产养殖户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