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小麦期货带动国内农产品开始分化
2007-01-19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文字:[
大 中 小 ]
在国际小麦期货强劲价格的带动下, 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在近两个月来全面走高,即使政府六次动用储备粮在市场拍卖, 但平抑价格的效果越来越
弱。
但一部分在9月底做多的资金已经开始发生分化:一部分多头坚持看好后
市国内小麦期货,也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选择获利离场。继续做多? 还是见好就收?这是一个问题。
9月初,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开始启动。来自美国农业部10月份预计,2006/07年度全球小麦减产,库存大幅减少至25年来最低。全球小麦产量预期下降提振了国际市场价格的飞扬。10月12日,CBOT 电子盘小麦期货达到历史高点。
由于CBOT小麦期货价格是整个CBOT市场农产品的“基础价格”,CBOT 小
麦期货价格上涨,势必带动其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甚至国内农产品的投资
热浪。
如果说CBOT市场的风向标是小麦期货,那么反映到国内, 其龙头则可以
说是豆油期货和玉米期货。
国内投资者在做多小麦期货的基础上,还同时做多豆油期货、玉米期货。
一时间,玉米、豆油等期货品种都成了牛市的代名词。虽然CBOT 小麦期货在
10月12日后便进入整理区间,但国内投资者仍在选择加仓。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师李喜贵曾对本报表示, 由于今年下半年的需求
强劲,玉米现货价格预计将会出现上涨。数据显示:2006 年中国玉米需求将
会达到1.415亿吨,创下历史纪录,同时今年玉米产量将会达到1.42亿吨。
在夏粮收获期间,以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为收购主体, 在小麦主产区
六省实行最低收购价,共收小麦4121.8万吨,占主产区小麦产量的60%左右。
国家先后六次公开拍卖,以增加流通领域的小麦供给,以抑制小麦价格上涨。
但从依然上扬的价格来看,拍卖因素正在被市场消化 。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