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 言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相关产业。为加快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水泥工业“十二五”展规划》、《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5个子规划。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的具体部署,是推进未来五年我国建材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全行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一)主要产品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分别增长11.9%、10.5%、13.2%和15.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万亿元,实现利润2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5%和42%。
(二)部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吨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泥的大型原料均化、预分解窑节能煅烧、节能粉磨、自动控制以及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
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7.7亿吨,2010年新型干法产能达到12.6亿吨,占总产能比重81%。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其中优质浮法玻璃比重3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5%。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2010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4.7亿吨,约占全国的25%,前两家产能已超过1亿吨。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800兆瓦。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
(五)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0年建材工业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同时,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带动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批量出口,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工程服务领域竞争,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40%以上份额。
专栏1 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情况
指 标 |
2005年 |
2010年 |
年均增长(%) |
工业增加值增速(%) |
|
|
26 |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 |
|
|
[52] |
年利用工业废渣量(亿吨) |
4.6 |
6.8 |
8 |
烟气粉尘排放量减少(%) |
|
|
[46] |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 |
|
|
[12] |
水泥产量(亿吨) |
10.7 |
18.8 |
11.9 |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 |
40 |
81 |
[41]* |
前10家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 |
15 |
25 |
[10]* |
平板玻璃产量(亿重量箱) |
4.0 |
6.6 |
10.5 |
浮法玻璃比重(%) |
81 |
87 |
[6]* |
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 |
50 |
57 |
[7]* |
新型墙体材料比重(%) |
42 |
55 |
[13]* |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亿吨) |
|
[3.4] |
|
淘汰落后玻璃产能(万重量箱) |
|
[6000] |
|
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比例(%) |
|
55 |
|
注:[ ]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
总体看,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具体看,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多,落后产能规模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不足,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二、发展环境 (一)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二)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建材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的态势。
专栏2 2015年主要建材产品需求预测
产 品 |
2010年 |
“十一五”年均增长(%) |
2015年 |
“十二五”年均增长(%) |
水泥(亿吨) |
18.8 |
11.9 |
22 |
3.3 |
平板玻璃(亿重量箱) |
6.6 |
10.5 |
7.5 |
2.6 |
建筑陶瓷(亿平方米) |
78 |
13.2 |
95 |
4.0 |
卫生陶瓷(亿件) |
1.7 |
15.7 |
2.0 |
3.3 |
注:2010年数据为实际产量数;2015年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需求预测数据包
括国内市场需求及兼顾国际产业分工可能出口量。 |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建材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从严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形成沿江沿河产业带。在循环经济园区和城市周边,配套发展协同处置和消纳固体废弃物项目。
(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专栏3 “十二五”时期建材工业主要发展目标
指 标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经济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
|
|
10 |
结构调整 |
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比重①(%) |
24 |
50 |
[26] * |
平板玻璃深加工率(%) |
35 |
45 |
[10]* |
新型墙体材料比重②(%) |
55 |
65 |
[10]* |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亿吨) |
|
[2.5] |
|
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万重量箱) |
|
[5000] |
|
前10家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 |
25 |
35 |
[10]* |
前10家浮法玻璃企业生产集中度(%) |
57 |
75 |
[18]* |
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 |
|
70 |
|
节能减排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
|
|
[18~20] |
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量降低(%) |
|
|
[18] |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 |
|
|
[10]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 |
|
|
[8] |
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增加(%) |
|
|
[20] |
技术进步 |
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
|
1.5 |
|
注: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比重指用于工厂化生产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
例;‚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墙体材料中粘土实心砖以外的部分;[ ]内为五年累计数;*为
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