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口粮需求,粮食增产压力加大,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手段。《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将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6条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农业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不断上升。
图:2004-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
近年来在农机补贴拉动下,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机需求旺盛。我国1957-2003 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0.7个百分点,2004年以后年均增长约2.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体现出农业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迅速扩大。2010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了52%,实现了农业生产从以人畜力为主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规划,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到2020年达到65%。按规划,未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表:2003年和2009年农业机械化水平
在农机总体需求加大的同时,产品需求结构也发生改变。农机热点产品功率逐步上升。在农机补贴作用下,小型农业机械的价格优势减弱,大中功率农业机械的销售比例相应增加。拖拉机行业中,大中轮拖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小轮拖市场比例有所下降。
此外,国际市场对我国农机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2010年我国农机产品出口额约为2003年的6.4倍。随着我国农机产品性能技术的提升,其性价比优势更为突出,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