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乳制品: 国内企业降价竞争 国际巨头提价扩市场
2012-03-31 来源:弘博报告网整理 文字:[    ]

    液体乳2月份当月产量为142.32万吨,同比增长4.48%,与去年同期增长率7.18%相比,下降2.7个百分点;1-2月份液体乳行业累计产量为290.74万吨,同比增长1.8%,与去年同期增长率9.79%相比,下降7.99个百分点。乳制品2月份当月产量为171.05万吨,同比增长4.88%,与去年同期增长率10.62%相比,下降5.74个百分点;1-2月份乳制品行业累计产量为347.38万吨,同比增长1.85%,与去年同期增长率9.28%相比,下降7.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主要是液态奶产量增速的回落导致乳制品行业整体产量的回落。

据传蒙牛自12月份眉山问题牛奶事件之后开始降价营销策略,由我们跟踪的终端超市来看,1、2月份蒙牛乳品价格较低。受价格冲击,伊利三月份乳品也开始降价销售。
    乳制品行业中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国际品牌一直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根据AC尼尔森2011年的统计数据,在大城市和KA卖场,多美滋是老大,占市场总额的13~14%,美赞臣和伊利分别占比12~13%,惠氏占比10%,雀巢占比8~9%。去年7月,辉瑞宣布要剥离动物保健和营养品业务,估值约100亿美元的惠氏奶粉业务一下子引来群雄觊觎,目前,收购方基本锁定雀巢和达能两大食品巨擘。日前有外媒报道,为了规避垄断嫌疑,雀巢收购惠氏的方式可能是先全部买入,再拆分掉可能造成垄断的部分,而达能的方案是与美赞臣,进行联合竞购。雀巢和达能无论谁胜出,都可能造成国际品牌奶粉在国内市场份额的进一步增加,这对国内奶粉企业意味着更被动的市场。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在婴幼儿喂养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安全性与营养性,对品牌的要求和依赖度会越来越大。婴幼儿食品的消费群体具有品牌忠诚度高、对价格不敏感和刚性需求强的特点。自今年1月1日,我国对进口婴儿食品、部分配方奶粉降低关税,但多个进口品牌奶粉价格不降反升,这有可能引领新一轮的奶粉涨价潮。
    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 2012年,中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将包括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严厉惩处“地沟油”“瘦肉精”等。同时要求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要率先全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这或许可以使消费者对对国产奶粉的信心起到提振作用。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