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主流的3D成型工艺技术概览
2013-07-25 来源: 文字:[    ]

    从3D打印技术的演进历史来看,作为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完善,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应用材料领域的不断拓宽;2)制造精度的提升;3)成型技术功能性方面的拓展。

图表 2  3D打印技术的演进历史

   应用材料的发展无疑对3D打印技术的使用领域的拓宽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塑料作为3D打印材料的推广应用,随之带来90年代中期3D打印行业第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本世纪初期,随着激光烧结,特别是DMLS技术的发展,金属材料成为3D打印材料应用上另一个重要的突破。由此,3D打印技术逐步进入工业部件和工具制造领域,成就了行业2004年之后的迅速发展。

制造精度的提高源于成型工艺的发展和数控精度的提高。如2000年,Objet改进了传统的SL技术,制造精度从最初的毫米级提升到20微米以下。而现阶段,主流的3D打印工艺的制造精度较早期已经大大提高,可以满足大多数制造工业的精度要求。

图表 3  主流的3D成型工艺技术概览

   近些年来,随着一些技术路径已经基本成型,工艺原理上的突破已经较少。技术更新更多地集中于数控系统精度的提高,和制造速度的提升上。如2010年,Materialise公司发布新的用于支持金属材料成型的软件系统。3D打印技术的发展除了在核心成型技术上的突破之外,一些衍生工艺也在不断完善。如Z Corp、Objet开发的基于多种材料的混合打印技术;3D Systems、Stratasys开发的多余材料自动清理和循环使用的体统工艺。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工艺也在不断提升3D打印的整体技术性能,扩大制造的适用范围。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