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一拖希望通过整合挽救重卡产品
2007-03-09 来源:中国机械网 文字:[    ]

    记者近日从一拖内部人士得到消息,一拖正在通过整合旗下的福赛特(一拖重卡的生产基地)和一拖彪马(一拖中轻型卡车的生产厂家),希望借此“救活”前景极不明朗的重卡产品。
  重卡艰难爬升 中轻卡大幅“跃进”

  记者从权威人士拿到的数据显示,2006年,一拖轻、中、重型车销量是17907辆,重型车占了919辆,其中底盘238台、载货车393辆、牵引车288辆。相比于2005年重型车仅销售了307辆,2006年的增幅高达199%。而中、轻型卡车的增幅更加明显,中型车是6611辆、轻型车10377辆(2005年轻型车仅478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2006年,一拖汽车的业绩很不错,增长迅速,尤其是中、轻型卡车的销量强劲增长,拉升了公司的整体业绩,但重型车的表现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据了解,2006年,一拖的重型车销量虽然有较大增幅,但距离起初提出的目标——生产重卡3500辆、实现销售3000辆,仍然差距较大。

  重卡未来荆棘满地

  重卡上,一拖摔过跟头。

  早在1996年,一拖初次涉水重卡,从国外引进技术,生产名为“东方红”卡车。“当时一拖有设备,沿用生产农用机械的冲压、锻造设备就可以,而且一拖上市筹集了大笔资金,有设备,也有资金,种种条件都具备了,所以决定上重卡项目。对于重卡,当时一拖是寄予了厚望。”

  据了解, 产品起初卖得还可以,但后来销量锐减到几百辆,销售不畅以及其他原因,使得这个项目最终搁浅。业内人士指出,一拖生产的重卡价格太高,在成本上始终降不下来。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只能受制于人,缺乏独立的销售渠道,也使得车难以销售出去。

  但一拖并没有放弃这个市场。2003年7月28日,一拖卷土重来,与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等5家股东联合,成立了洛阳福赛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启动重卡项目。

  启动之初,一拖曾提出2006年重卡要达到产销1万辆的目标。经过这几年的市场“试水”,结果与原定的目标相差甚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一拖是农机行业的老大,但在重卡研发能力上很弱。据了解,一拖的重卡底盘主要源于斯太尔平台,驾驶室从英国引进,技术研发队伍实力较差。此外,一拖也没有尽快建设好营销网络,与农机等共用营销网络虽然节省了市场开拓时间和前期巨大投入,但也留下了一个问题,农机的营销网络面对的是农村市场,这个领域并不是重卡的重点目标市场。同时,一拖的管理体系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物流、采购体系等。

  这三个原因导致了一拖虽然进入这个市场较早,但仍处在前期发展阶段,“一拖在重卡上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间,现在重卡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以后要想在重卡上有所突破,还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位专家感叹道。

  而2007年,重卡市场前景还扑朔迷离,国内重卡第一、二军团都大幅度提高对2007年的销售预期。一拖要想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谈何容易?

  整合是否希望所在

  当大部分人把目光聚焦在重卡时,一拖的中、轻型卡车以良好的销售业绩进入了记者的视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重卡依然在几百辆的底线上挣扎,而中、轻型卡车已由原来的几百辆跃升到现在的上万辆。

  据了解,一拖在1998年就开始造轻卡了。2003年初,一拖与浙江农用车企业彪马集团合作,共投资2亿元,在临海建成一拖彪马基地生产中、轻型汽车。当时与彪马主要是技术合作,一拖控股,含资金股、技术股和管理股。

  除了临海,一拖彪马在洛阳也建设了一个汽车生产基地。2006年5月,一拖(洛阳)彪马汽车基地开始投产。

  记者了解到,一拖正考虑把福赛特和一拖彪马合并,合并是为了以一个整体形象来展示一拖产品。一拖彪马市场部部长孟巍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天骄“定位于豪华型重卡,”福德“定位为经济型重卡,中卡为“福运”,彪马为“轻卡”,虽然是4个产品系列,但都统一在“东方红”这个品牌下。

  孟巍告诉记者,两家表面上还是分开生产,但实际上已经陆续开始整合工作,不仅在业务上整合,产品上也开始整合,目前两家已经开始共线生产。“现在一拖彪马生产的重卡,就是把福赛特的部分产品拿过来生产,福赛特自己也生产部分福德重卡。除了生产,两家的销售渠道、采购、财务等也将合并。”

  除了这两家企业,一拖正在考虑把其他部分的汽车资源也进行整合,以发挥更大的效应,打造一个汽车资源共享平台。一拖集团高层一直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考虑把其他的生产基地搬迁到洛阳汽车工业园,以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

  如此看来,把重卡产品整合进合资企业中,借助一拖彪马的营销服务网络、民营活力等因素来“救活”一拖重卡,是集团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重心。但整合能否真的挽救一拖重卡呢?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对于一拖集团来说,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