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我国铝合金车轮技术水平
2015-01-20 来源: 文字:[    ]

    汽车铝合金车轮正在向大直径、轻量化、高强度、美观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市场的需求,铝合金车轮除了在结构和外观造型上有多种创新设计之外,对车轮制造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国际上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技术主要有铸造、锻造、旋压、组装等。
    铸造技术是将铝水注入模型腔取得铸坯的技术,广泛使用的铸造技术有金属型重力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和半固态铸造技术等。
   锻造技术是制造高强度车轮的较昂贵方式,是将铝合金锻造成型的生产技术,锻造铝合金车轮的机械性能比铸造车轮高,重量可以做得更轻。由于锻造设备和模具价格昂贵,制造成本高,因而目前市场上不普及。为了适应汽车市场对产品轻量化和整车制造商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日本、德国、美国的制造商分别在传统铸造、锻造技术上发展出了挤压铸造、半固态铸造等技术。
旋压技术是一种新型固态成形技术,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轧制成型的方法。通常与铸造或锻造技术相结合完成车轮毛坯。目前,利用旋压技术生产铝合金车轮主要包括铸造旋压和锻造旋压:铸造旋压是指铸造成坯后,再利用旋压技术使轮辋成形,这种生产方法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比单纯利用铸造技术生产出的车轮具有性能更好和重量更轻便等特点;锻造旋压方法则是在锻造制坯后利用旋压工艺使轮辋成形,得到锻造不能实现的毛坯形状,适合大规格、轻量化铝合金车轮的生产。旋压技术的应用,使铝合金车轮的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更高层次。
    组装技术则采用焊接或螺栓方式将轮辐、轮辋两部分连接成车轮,也可减轻整体重量,但工艺较 复杂,工序多,成本高。
    以上铝合金车轮的生产技术在国外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产品性能均可得到了较大提高,随着批量增大生产成本也有下降。近来,国外又出现了一种新型轻量化铝合金车轮——中空辐条式车轮,其腹板或辐条是中空的,可进一步减轻车轮的重量。
   目前,国外铝合金车轮制造企业主要采用较低成本的铸造方式,约占全部产量的80%以上,只有少数企业采用锻造、组装技术生产。铝合金车轮制造的主要技术及特点见表:

    我国铝合金车轮制造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近年来有了较大进步。目前国内汽车铝合金车轮总产量的70%以上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其余采用金属型重力铸造和锻造,大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属于我国竞争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铝合金车轮“高强度、轻量化、美观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新的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生产性能更高、质量更轻、外形更美观的铝合金车轮产品,成为未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文字:[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