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布局及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2007-05-28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科技信息网 文字:[
大 中 小 ]
有色金属是应用广泛的重要原材料,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国内市场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为了保证国家有色金属资源的供应安全,必须保持国有经济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一定地位。
有色金属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产业关联度高的基础产业。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产业,由于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因此成为我国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目前我国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生产的产业关联度系数均在0.9以上。
其次,具有战略资源性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全球分布极不均衡,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钨、锑等有色金属的生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是世界最主要的供应国。这些重要金属具有战略资源性质,在我国加入WTO协议中,这些金属产品的出口被列入国营贸易商品范围。
第三,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各种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和第二大铝消费国。但是国内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不能保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国家资源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广泛开发利用国内外有色金属资源,保证国家资源安全,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当前面临的历史性任务。
军工用有色金属材料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对有色金属材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对提升我国武器装备水平,保证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促进经济发展的竞争性行业。外资的进入,民营企业的崛起,促进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由于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调动了各方面投资有色金属工业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到2006年底,在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中,非国有企业的销售收入已占57.56%,实现利润总额已占66.28%,资产总额已占39.45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成为不断发展的竞争性行业。
国有经济在有色金属工业中的地位
目前国有经济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539户,占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8.1%,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行业中却占有重要位置,经济效益也比较突出。2006年有色金属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775亿元,比上年增长60.6%,占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35.4%;利润总额达到583亿元,比上年增长93.8%,占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53.0%;资产利润率为13.0%,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见下表)。
虽然通过改组、改制、改造,中国铝业公司等一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初步建立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充满发展活力。特别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外上市,中国铝业公司等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力大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第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导致生产经营分散。目前直接归国资委管理的几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均在经营相同的产品进出口、海外资源开发等业务,分工不明确,不利于国有经济形成与国际竞争优势。
第二,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科研力量分散,直接归国资委管理的几家有色金属工业科研型企业实力不足,无力在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开发等关系产业发展前途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难以获得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第三,企业实力仍与国际跨国公司存在差距。尽管中央管辖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但是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主营业务收入、资源控制能力、深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差距还比较突出。
第四,资产配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尽管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量很大,也有不少优良资产,但是,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产权结构比较单一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母公司基本是非公司制企业,上市后的存蓄资产中确实存在一部分非优质资产。因此,中央管辖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资产结构优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总之,目前国有经济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布局和结构存在突出问题,阻碍资本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并与产业未来发展态势不相适应。因此,对国有经济在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的调整方向
由于有色金属工业属于竞争性行业,因此不需要国有经济在产业中占据支配性地位,但也不能完全从产业中退出。贯彻“做优做强,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应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第一,做优做强国有经济。积极推进国资委管理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整合。通过资产重组,优化配置资源,进一步做优做强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争取使其一方面能够在全球范围掌握一部分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与国际有色金属工业跨国公司全面抗衡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我国有色金属战略资源生产经营的集中度和技术开发实力,保证国家资源安全。
第二,有进有退,争取国有经济在产业中的优势地位。为适应竞争性行业的发展,应积极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资源安全和战略性资源领域,投向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从竞争性强的一般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领域中逐步退出,以争取国有经济在产业中的优势地位。
第三,合理流动,保持国家资本的相对控股。目前国资委直接管理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普遍已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中国铝业公司等企业还在股权结构上与国际主要有色金属工业跨国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保证国家资源安全,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在对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保持相对控股的基础上,应鼓励资本的合理流动,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适当的国有股减持,增强有色金属工业国有企业的实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布局及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原则,中央管辖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国资委的管理和调控职能,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尽可能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对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供应,高技术深加工产品发展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企业实力,保证国家重要有色金属的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材料的需求。
1.带动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和提升中央国有经济对有色金属工业这一基础性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产业整体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资源安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有色金属产品和高新技术材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中国化工网www.chemnet.com.cn整理
2.打造有色金属原料生产和新材料发展基地。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重点应转向铜、铝、镍、黄金等应用范围广,国内资源短缺的有色金属品种,通过实施全球资源发展战略,争取在国内外控制一批铜、铝、镍、黄金等具有竞争能力的优势资源,形成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础;继续保持和提升国有经济在铜精矿、氧化铝等具有战略性质金属品种原料生产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铜、铝深加工产品和有色金属新材料,带动产业升级,转变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应逐步从竞争激烈的领域中退出,优化国有经济分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产权结构。优化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产权结构,进一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了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保证国家资源安全,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在对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保持相对控股的基础上,应鼓励资本的合理流动,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适当的国有股减持,增强有色金属工业国有企业的实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国有经济成分在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中一般不应超过50%;在竞争激烈的有色金属冶炼和一般有色金属加工领域中,国有经济成分保持30%~40%水平,甚至更低,就可以实现国有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4.培育世界有色金属工业一流企业。通过调整,使中央企业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减少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数量,尽快形成2~3家有色金属工业专业化生产和综合性矿业开发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能力,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在生产经营规模上是能够与国际跨国公司抗衡的有色金属工业世界一流企业,以便发挥中央企业在有色金属工业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重组和整合需要注意五个问题
第一,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布局和结构调整。按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通过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调整。在布局和结构调整中,既要坚持中央企业的改组、改造,又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促进中央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
第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有色金属工业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运行机制。在结构调整中,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内部资源优化配置、产权结构调整都要遵循市场规律,尽可能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由于一些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调整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对这些企业的重大布局和结构调整,可以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进行重组。
第三,布局和结构调整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实施。在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进行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内进行资产重组,尽可能减少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和其他投资者的损害。
第四,必须与整个行业的布局和结构调整相协调。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部署,以电解铝行业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正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展开。因此,国有经济在有色金属工业的结构调整必须与整个行业的布局和结构调整相协调,以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优化,通过辐射作用,实现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带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结构调整。
第五,适应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正在进行调整。为了适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需要,应进一步推进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吸引国内外资金进入中央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适应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