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欲复和 南汽唱离歌
2007-07-11 来源:中国经营报 文字:[
大 中 小 ]
然而,菲亚特集团(以下简称菲亚特)CEO塞尔吉奥•马尔奇奥尼(Sergio Marchionne)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汽)董事长王浩良在此的会晤却并不平静。
后果是严重的,合资企业南京菲亚特可能就此“分手”。
分手男女
“为什么你连这么点儿小事也不肯帮我做?”这是去年美国热映的《分手男女》中的台词,在重复了N次争吵后,一对不搭调的情侣终于决定分手。这也许正是马尔奇奥尼想对南汽说的话。
“马尔奇奥尼到南京来,有点儿对南汽进行逼宫的意思了,”一位南京菲亚特内部人士语气同样强硬,“南汽没怎么表示,谈判结果自然尴尬。”
这场谈判过程是痛苦的,马尔奇奥尼试图说服南汽和自己一道努力让菲亚特汽车在中国“起死回生”,要求南汽和菲亚特追加一样的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然而对资金紧张的南汽来说,刚刚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30亿元的贷款,用于自主品牌MG名爵的境外投资、重要技术装备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还不够,哪里还能顾及其他。
这一次,马尔奇奥尼不想再等待,他们决议抛开南汽,重塑菲亚特。
关系破裂
其实,这已是今年以来马尔奇奥尼与南汽的第三次沟通无果了。去年年底,菲亚特集团董事长表示,希望在2010年前能在中国销售30万辆汽车。这是在2006年,南京菲亚特年产量仅为3.13万辆,市场份额不到1%的逆境中宣布的。
但此后,南汽对于这一计划始终没有做出回应。2月,南汽与菲亚特的董事会未能如期召开,短暂停留的马尔奇奥尼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4月18日,菲亚特集团汽车(中国)公关部一度否认了有关合资公司生变的传闻。菲亚特刻意地低调处理,说明他对双方和好还抱有一丝希望。车展过后,马尔奇奥尼对国外媒体讲,菲亚特在中国“丧失了一次机会”,目前正考虑放弃与南汽的合资公司,考虑扩大与上海汽车或奇瑞汽车的合作。但如是“激将”再次被南汽屏蔽掉了。
5月底,马尔奇奥尼再度抵京,请求中国政府准许解除菲亚特与南汽的合作关系。但据熟悉内情的人士称,该请求尚未通过批准。6月初的南京谈判,南汽的冷漠态度已经让马尔奇奥尼的忍耐临近极限。
同床异梦
2004年,马尔奇奥尼被任命为菲亚特集团兼菲亚特汽车的总裁,其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管理机构改革。
“马尔奇奥尼必须在短期内拿出业绩。快速让菲亚特摆脱亏损的泥潭。”一位分析人士说,而菲亚特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的不佳表现就是他上任后的心结。
曾经一度被列为全国五大汽车基地之一的南汽,多年来成绩下滑严重,除了依维柯项目有所赢利以外,其他项目都在亏损。“南汽的窘境持续了很多年,以前的南汽在南京市占地面积很大,后来其周围的土地被一块一块地变卖,南汽的项目也越来越少。”某知情人士说。虽然南汽也期待合资企业南京菲亚特为其转运,但与意方的不和谐,却让这家合资企业在战略规划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屡屡贻误战机。
2005年,购得罗孚资产的南汽希望借此改变命运,打造出一款能够盈利的中高档车。然而正是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菲亚特的不满。马尔奇奥尼说,MG品牌让南汽“分心”,他们已经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MG罗孚项目。就像心灵没有交集的“夫妻”,即使生活在一起也如同水火。
自立门户
6月9日,南京市某4S店门前,9路菲亚特巡游车队,10个激情活动,108个氢气球飞向天空——这是南京菲亚特为了庆祝菲亚特汽车108周年的纪念庆典,现场,没有菲亚特的人参加。
菲亚特中国董事长孟斐璇很着急,“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如果时间再拖下去,菲亚特就会从中国市场消失。”
于是,菲亚特开始单干了。从4月份开始,上海市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大厦20楼就人流不断,这里是菲亚特(中国)的办事处,采购、质量、技术、物流等部门职位的招聘活动火热进行中。
“菲亚特中国总部以前作用不大,现在从采购入手,他们要恢复在中国的话语权。”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另外,菲亚特还会对在华企业进行整合,其中当然包括南京菲亚特。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菲亚特已与奇瑞就在国内合作生产阿尔法•罗密欧达成了基本框架。奇瑞公司的一位经理说,奇瑞已经着手进行有关在芜湖工厂生产一款阿尔法•罗米欧品牌轿车的可行性研究,该车将于2009年投产。
不过合资容易“分资”难,目前中国似乎还没有合资伙伴“分资”的先例,菲亚特要想摆脱南汽,似乎仍是长路漫漫。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