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格局不可逆转
2007-08-08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银网 文字:[
大 中 小 ]
进入2007年,作为制造业最核心代表的机械工业,生产、销售等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和中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推动机械工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形成。预计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继续保持这一趋势不会改变。
就机械工业总体形势看,进入2007年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1-4月,机械工业生产、销售主要指标增速均在30%以上: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541亿元,同比增长31.38%;完成销售产值1986亿元,同比增长31.26%。其中,工程机械、石化通用、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和电工行业生产强劲增长,增速高于全行业水平,即生产增幅列前几位的是:工程机械行业(39.57%)、机械基础件行业(34.41%)、电工电器行业(34.36%)、机床工具行业(33.06%)和石化通用行业(31.89%)。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2007年1-4月,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4093亿元,同比增长36.42%,呈高位增长态势,并高于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5.0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新产品产值增速高于总产值的行业是:工程机械、仪器仪表、文办设备、重型矿山装备、机床、基础件等等。
工程机械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2007年是“十一五”的第二年,国家大量必须的新开工项目延续2006年的趋势继续进行,工程机械具有很好的国内环境,预计至少可持续到2008年。
“十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毛利率总体出现逐年下降,但“十一五”开始出现稳中提高的势头,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和主要龙头企业主导产品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增加。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优秀的工程机械企业由于在产品技术上不断有突破,与国外差距缩短,而价格上又具有优势。因此,出口出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这种局面只是一个开始阶段,未来将保持40至100%的持续高增长。
中国工程机械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造体系,即市场化运作的工程机械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体系。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大国和主要市场之一,年销售额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主要产品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内在工程机械主要品牌企业集中在徐州,常州,长沙,厦门,柳州、济宁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中国工程机械重要产业基地。中国工程机械产值已发展到世界第三的地位,三一、中联、柳工、徐工、山推等中国企业已经被列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
“十一五”是驱动工程机械强劲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
2006年初,国家公布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央政府投资支持的五个重点领域中“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对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将带来非常积极重要的影响。目前的效果已经逐步得到显现,并不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且仍将持续相当时期。
就其深层原因看,我国目前是快速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上升,产业门类齐全,国家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同步甚至超前发展,要支撑国民经济运行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和城市化建设必然会带动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十一五”期间,这一方面国家投资力度将超过“十五”期间的投资规模,特别是在交通运输业、水利电力、能源基地建设、城市化建设、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国防建设等行业中,都是工程机械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例如,铁路“十一五”时期将建设新线 1.7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万公里。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复线、电化率均达到45%以上,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达到2万公里以上,煤炭通信总能力达到18亿吨,西部路网总规模达到3.5万公里,形成覆盖全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因此,对大排量混凝土机械、大吨位压实机械、挖掘机械、摊铺机械、旋挖钻机等设备有大量需求,尤其是高铁对混凝土和挖掘机械的需求密度远远大于普通铁路。
又如,2010之前高速公路建设14条,国内将保持每年新增3000公里,到时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约5万公里,无疑有效拉动路面设备、混凝土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投资1500多亿元的南水北调、5260亿元的西电东送、北京奥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投资1000亿元的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2010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等重大项目仍处于建设当中,对混凝土机械的继续保持稳定的需求;尚有大连、天津等12个沿海港口建设和北京、上海等10个机场扩建等等;此外,随着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有迅猛的提高,2010年预计将由目前的20%提高到40%(而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80%以上),将增长一倍以上,预拌混凝土将成为混凝土机械稳定的需求。
再如,新农村建设拉动工程机械行业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水利资源建设,三是农田改造与乡镇建设,四是防灾工程建设。国家在“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把发展农村交通提到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到2010年县乡村公路要达到180万公里,投资4187亿元,五年内要新建30万公里,另外还要改建乡村公路120万公里,其中改造成沥青或水泥路面要达到63万公里,也要新增30万公里,重点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工程量大约相当于“十五”期间4倍。这些对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起重机等都提出大量需求,但这类“农用工程机械”要求产品多功能、小型化、易操作、好维修、价廉物美等。
重点公司点评:
柳工A(000528)
公司主导产品为装载机,2006年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81%,其次是挖掘机,比重为11%,两项合计占92%。2001年来,公司装载机和挖掘机业务比重出现比较积极的变化,即挖掘机由2001年的1%提高到2006年的11%,装载机则由87%下降为81%。公司装载机国内市场份额自2004年成为第一后,已连续保持3年第一,并稳步提高,2006年为19.1%;而挖掘机国内市场份额保持第十名,为3.2%,目前仍是国外产品主导。
柳工装载机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龙工、厦工,尤其是龙工的崛起,使中国国内装载机制造企业逐步形成了柳工、龙工、厦工三足鼎立之势。这3家企业2006年占据了市场总份额的44%,几乎占据半壁江山。2006年中国装载机行业首次出现了年产销量超2万台的2家企业,双双进入了世界装载机制造业的前3强。2006年柳工生产了装载机20214台,销售20177台;龙工生产 20340台,销售20016台。
山推股份(000680)
公司主导产品为推土机和配件, 2006年,推土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43%,配件比重为34%,两项合计占77%。近4年多来,公司推土机盈利水平持续提高,产品毛利率由2003年的 19.2%持续提高到2006年的25.6%;而配件产品也保持比较好的盈利水平,2006年毛利率为18%。
公司是国内推土机行业的龙头,推土机业务最近6年以来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06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约为45%左右,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接近60%,凭借价格上的优势,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也比较强,预计未来几年推土机出口业务将继续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公司作为小松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长期以来一直为小松的挖掘机产品提供高质量、可靠以及价格上有竞争力的各类配套件,因此,在行业中配套件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其配件业务将保持非常高的增长速度,预计07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0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40%。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