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对导致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处理,了解所在环境的指标是否满足合理范围。环境监测技术实际上就是采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中所包含的各类污染物进行有规律的监测,其中包括对化学污染物和物理污染物的监测,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得出最终的环境结果评测。
环境检测产业链较为完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环境修复的各类基础材料,包括了土工合成材料等,以及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仪表仪器等行业,下游为环境检测的需求行业,主要为有污染防止需求的单位或者部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共有约200家,大部分企业从事废气、废水、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生产、安装、运营(含集成商)。其中,约有120家企业生产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约有80家企业生产废水在线监测系统。
近几年,我国环境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278.4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466.5亿元。
环境检测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是表征一个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提高需要充足的减污投资,而这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充足的资本为前提。减污投资从不足到充足的变动构成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形成倒U型的基础。根据国外的经验,发达国家人均GDP为8000美元的时候,污染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在3000美元的时候,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峰值。2017年我国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822.3亿元。2018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相比2017年增长了43.0%,达到5465.9亿元。2019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7.2%。
我国环境检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2019年我国环境检测所属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行业投资资金中,国有控股企业资金占比76.3%,其次是私人控股企业投资资金占比20.2%。
根据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我国将全面完成国家监测站点及国控断面监测事权的上收工作。中央上收的环境监测站点、监测断面,除敏感环境数据外,原则上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第三方专业公司托管运营,生态环境检测市场化改革迈向深入,第三方托管运营机制普遍实行,生态环境检测行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环境监测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环境监测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环境监测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环境监测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环境监测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环境监测。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环境监测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环境监测。
报告目录
2020-202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分析及产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第一章 环境监测基本概述
1.1 环境监测基本概念
1.1.1 环境监测
1.1.2 水质监测
1.1.3 大气污染监测
1.1.4 空气质量监测
1.1.5 土壤环境监测
1.2 环境监测分类及特点
1.2.1 环境监测产业分类
1.2.2 环境监测行业特点
1.2.3 环境监测基本原则
第二章 环境监测发展环境分析
2.1 经济环境
2.1.1 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2.1.2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2.1.3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1.4 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 生态环境
2.2.1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2.2 水环境质量状况
2.2.3 空气质量状况
2.2.4 污染物排放状况
2.3 社会环境
2.3.1 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2.3.2 节能减排形势分析
2.3.3 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及经验借鉴
3.1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阶段剖析
3.1.1 初级阶段
3.1.2 发展阶段
3.1.3 过渡阶段
3.1.4 发达阶段
3.2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综述
3.2.1 行业发展变化
3.2.2 行业发展驱动力
3.2.3 市场发展格局
3.3 美国光化学污染监控网络发展分析
3.3.1 PAMS研发探索历程
3.3.2 臭氧污染水平分析
3.3.3 PAMS监测典型案例
3.4 美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3.4.1 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3.4.2 打造高效环境监测体制
3.4.3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
3.4.4 加强社会监督
3.4.5 注重监测质量
第四章 2018-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分析
4.1 环境监测行业基本介绍
4.1.1 重要性分析
4.1.2 具体工作内容
4.1.3 监测影响因素
4.1.4 行业价值链分析
4.2 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综述
4.2.1 行业发展背景
4.2.2 行业发展现状
4.2.3 行业需求形势
4.2.4 技术应用状况
4.3 2018-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市场分析
4.3.1 市场规模分析
4.3.2 区域发展状况
4.3.3 商业模式分析
4.3.4 标准体系建设
4.4 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1 技术水平落后
4.4.2 人才发展瓶颈
4.4.3 行业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8-2020年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发展分析
5.1 大气监测发展综述
5.1.1 大气监测方法
5.1.2 监测布点方法
5.1.3 监测技术标准
5.1.4 行业监测进展
5.2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站点分布情况
5.2.1 行业监测政策
5.2.2 总体建设情况
5.2.3 监测点位规模
5.2.4 监测布点原则
5.2.5 监测布点方法
5.2.6 布点优化方法
5.2.7 南沙监测站点
5.3 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发展综况
5.3.1 VOCs治理空间
5.3.2 行业监测标准
5.3.3 市场建设情况
5.3.4 行业监测技术
5.3.5 发展问题分析
5.3.6 市场发展前景
5.4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
5.4.1 行业监测方法
5.4.2 行业监测标准
5.4.3 室内空气质量
5.4.4 智能监测系统
5.4.5 行业发展弊病
5.4.6 监测改进对策
5.5 大气监测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5.5.1 行业存在问题
5.5.2 技术改进措施
5.5.3 扶持企业创新
5.5.4 行业发展建议
第六章 2018-2020年水质监测发展分析
6.1 水质监测发展综述
6.1.1 水质监测对象
6.1.2 水质监测项目
6.1.3 水质监测方法
6.1.4 水质监测标准
6.1.5 行业相关政策
6.2 2018-2020年水质监测行业市场分析
6.2.1 行业发展规模
6.2.2 行业发展形势
6.2.3 监测机构数量
6.2.4 监测设备市场
6.2.5 竞争市场分析
6.2.6 商业发展模式
6.2.7 市场竞争格局
6.3 水质监测行业壁垒分析
6.3.1 技术壁垒
6.3.2 订单壁垒
6.3.3 隐性壁垒
6.4 水质监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6.4.1 水质监测市场趋势
6.4.2 水质监测发展机遇
6.4.3 水质监测发展空间
6.4.4 水质监测发展路径
第七章 2018-2020年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发展分析
7.1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发展综述
7.1.1 土壤监测特性
7.1.2 土壤监测方法
7.1.3 土壤监测标准
7.1.4 监测网络建设
7.1.5 土壤监测重点
7.1.6 市场发展空间
7.2 2018-2020年土壤修复发展态势
7.2.1 行业扶持政策
7.2.2 修复类型分析
7.2.3 市场发展规模
7.2.4 企业市场规模
7.2.5 市场主体分析
7.2.6 商业发展模式
7.2.7 行业发展趋势
7.3 土壤监测设备及技术分析
7.3.1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特点
7.3.2 农业土壤检测仪器分析
7.3.3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流程
7.3.4 土壤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7.3.5 土壤监测的物联网应用
7.3.6 土壤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7.4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区域发展情况
7.4.1 四川
7.4.2 安徽
7.4.3 江苏
7.4.4 宁夏
7.5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发展对策
7.5.1 加快监测网络建设
7.5.2 开展土壤监测调查
7.5.3 强化监测成果应用
7.5.4 构建监测考核机制
第八章 2018-2020年其他环境监测发展分析
8.1 环境噪声监测发展综述
8.1.1 声环境综况
8.1.2 行业监测标准
8.1.3 监测能力建设
8.1.4 区域发展情况
8.2 辐射环境监测发展情况
8.2.1 监测网络建设
8.2.2 辐射监测内容
8.2.3 辐射监测结果
8.2.4 区域发展动态
8.3 重金属监测发展态势
8.3.1 行业发展进展
8.3.2 发展动态分析
8.3.3 行业市场空间
8.4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建设分析
8.4.1 基本定义
8.4.2 工作目标
8.4.3 主要内容
8.4.4 保障措施
第九章 2018-2020年环境监测设备发展分析
9.1 环境监测设备发展综述
9.1.1 行业运行特点
9.1.2 政策推动国产化
9.1.3 行业驱动因素
9.1.4 行业发展趋势
9.2 环境监测设备市场分析
9.2.1 市场规模分析
9.2.2 产品市场结构
9.2.3 区域市场分析
9.2.4 市场发展现状
9.2.5 企业研发投入
9.2.6 仪器仪表需求
9.2.7 未来需求分析
9.3 环境监测设备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9.3.1 行业发展障碍
9.3.2 行业发展问题
9.3.3 行业发展建议
第十章 2018-2020年智慧环保行业发展分析
10.1 智慧环保行业发展概述
10.1.1 行业内涵分析
10.1.2 产业链分析
10.1.3 行业发展阶段
10.1.4 行业参与主体
10.2 智慧环保行业发展情况
10.2.1 发展驱动因素
10.2.2 行业市场规模
10.2.3 行业发展现状
10.2.4 行业竞争格局
10.2.5 行业发展优势
10.2.6 行业运营模式
10.3 智慧环保服务机构分析
10.3.1 智慧环保服务类型
10.3.2 智慧环保服务市场
10.3.3 服务市场发展方向
10.4 智慧环保发展问题及建议
10.4.1 智慧环保面临的挑战
10.4.2 智慧环保面临的问题
10.4.3 智慧环保发展建议
10.4.4 智慧环保发展机遇
10.4.5 智慧环保发展方向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国外环境监测行业中的企业发展分析
11.1 丹纳赫(Danaher Corporation)
11.1.1 企业发展概况
11.1.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1.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1.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2 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11.2.1 企业发展概况
11.2.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2.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2.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3 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11.3.1 企业发展概况
11.3.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3.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3.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4 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 Inc.)
11.4.1 企业发展概况
11.4.2 2018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4.3 2019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4.4 2020财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二章 2016-2019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
12.1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经营效益分析
12.1.3 业务经营分析
12.1.4 财务状况分析
12.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1.6 未来前景展望
12.2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经营效益分析
12.2.3 业务经营分析
12.2.4 财务状况分析
12.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2.6 公司发展战略
12.3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经营效益分析
12.3.3 业务经营分析
12.3.4 财务状况分析
12.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3.6 未来前景展望
12.4 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经营效益分析
12.4.3 业务经营分析
12.4.4 财务状况分析
12.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4.6 公司发展战略
12.4.7 未来前景展望
12.5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经营效益分析
12.5.3 业务经营分析
12.5.4 财务状况分析
12.5.5 公司发展战略
12.5.6 未来前景展望
12.6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6.1 企业发展概况
12.6.2 经营效益分析
12.6.3 业务经营分析
12.6.4 财务状况分析
12.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2.6.6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2020-2024年环境监测行业的投资建议
13.1 环境监测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13.1.1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13.1.2 市场机会矩阵分析
13.1.3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13.2 环境监测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13.2.1 竞争壁垒
13.2.2 技术壁垒
13.2.3 资金壁垒
13.2.4 政策壁垒
13.3 2020-2024年环境监测行业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13.3.1 行业投资建议
13.3.2 投资风险提醒
第十四章 2020-2024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4.1 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4.1.1 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机遇
14.1.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方向
14.1.3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14.1.4 环境监测设备发展趋势
14.1.5 环境监测第三方运营趋势
14.2 2020-202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预测分析
14.2.1 2020-202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4.2.2 2020-2024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14.2.3 2020-2024年中国环境监测设备销售量预测
14.2.4 2020-2024年中国环境监测设备销售额预测
第十五章 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15.1 环保政策
15.1.1 环保业法律体系
15.1.2 大气污染防治法
15.1.3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5.1.4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5.1.5 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计划
15.1.6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2 环境监测政策
15.2.1 大气监测相关政策概述
15.2.2 土壤监测相关政策概述
15.2.3 水环境监测相关政策概述
15.2.4 生态环境监测相关政策分析
15.2.5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相关政策
15.2.6 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15.2.7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政策
15.3 地方相关政策
15.3.1 北京
15.3.2 河北
15.3.3 上海
15.3.4 福建
15.3.5 广东
附录:
附录一: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附录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附录三: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附录四:“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
图表目录
图表1 环境监测产业主体
图表2 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4 2019年中国GDP核算数据
图表5 2019年6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图表6 2019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图表7 2019年1-6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图表8 2018年338个城市六项污染物不同浓度区间城市比例分布
图表9 2018年338个城市六项污染物浓度年际比较
图表10 2018年338个城市六项污染物超标天数比例年际比较
图表11 2018年不同类型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
图表12 标准检验法发展路径
图表13 1970-1980年代EPA在空气污染领域的一系列行动
图表14 美国1970年代以来空气污染物减排情况
图表15 EPA规定的污染物测定方法内容
图表16 美国环境问题发展历程
图表17 美国环境监测点位数量变化
图表18 美国空气监测发展历史
图表19 美国水质监测发展历史
图表20 美国主要环境监测设备产品线和市场格局
图表21 环境监测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和关联
图表22 2013-2017年环境空气检测点位数
图表23 开展环境空气监测VOCs监测工作的城市
图表24 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
图表25 居住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图表26 医院建筑设计最小换气次数
图表27 高密度人群建筑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
图表28 室内空气质量超标情况
图表29 水质监测对象
图表30 水质监测主要检测项目分析情况
图表31 三种水质监测方法特点比较
图表32 2001-2017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监测站发展规模
图表33 2017年水质监测领域机构数量及收入
图表34 2014-2018年中国水质监测设备市场销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图表35 水质在线监测行业竞争力分析
图表36 政府采购水质监测的市场份额情况
图表37 政府采购在线监测市场份额情况
图表38 2019-2021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运维市场空间预测
图表39 2019-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土壤检测点位估算
图表40 2019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政策
图表41 中国土壤修复按污染类型分布情况
图表42 2018年分类型受调查土壤修复项目工期分布最大值
图表43 2014-2018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
图表44 2013-2017年我国土壤修复相关产业企业数量统计情况
图表45 中国土壤修复参与主体之科研院所
图表46 中国土壤修复参与主体之环境修复企业
图表47 中国土壤修复参与主体之外资企业
图表48 2017-2018年全国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各级别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图表49 2017-2018年全国道路交通昼间声环境质量各级别城市比例年际比较
图表50 2016年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
图表51 环境噪声标准
图表52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图表53 2018年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