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0-2026年中国演艺行业分析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2020-09-16
  • [报告ID] 146371
  • [关键词] 演艺行业分析
  • [报告名称] 2020-2026年中国演艺行业分析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0/9/9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演艺产业是基础性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发展文艺演出院线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而“十二五”期间,《国家“十二五”规划》仍继续将演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时间逐渐增多,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强,逐渐向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转移,而观看娱乐性强、影响力大的演出节目成为民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一、演艺行业市场现状

演艺行业形式多样,近年来规模稳步扩张。演艺行业是以演艺作品的创作、表演、销售及消费所构成的产业体系,演艺形式包括音乐、歌舞、戏剧、戏曲等各类型演出。2018年,国内演艺市场总规模达到514亿元,同比增长5.03%,剧场观众人次达到7129万,渗透率5.11%。

相比电影市场,演艺业潜力有待释放。电影与演艺的消费场景类似,2019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为643亿元,2015-2019年均复合增速为9.89%,远低于09-15年间的38.63%,电影业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2019年国内观影人次达17.3亿,人均观演次数1.24次,远高于演艺消费,随着演艺业的不断发展,其潜力也会逐渐被挖掘。

    演出票房和政府补助是国内演艺业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我国演艺业演出票房和政府补助收入分别为182.21和135.75亿元,占比35.44%和26.40%,同比增长3.03%和9.07%,政府对演艺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所加强。

2018年,音乐类演出票房总收入达54.19亿元,2014-2018年CAGR为10.3%,规模和增速在演艺业细分市场中最高,源于国内演唱会、音乐节持续升温,热门演出一票难求。演出场次方面,旅游演艺远高于其他类型,2018年达到6.31万场,因为旅游演艺多为驻场循环演出,一天可演多场。音乐类演出票房最高且增长最快,旅游演艺演出场次最多。

主要市场类型概况方面,针对音乐类演出,分成音乐会、演唱会及音乐节两大方面。2018年专业剧场演出10.15万场,比2017年场次上升9.14%,票房收入79.61亿元,比2017年上升3.11%;大型演唱会、音乐节2018年演出0.26万场,比2017年场次上升8.33%,票房收入39.85亿元,比2017年上升5.87%;旅游演出2018年演出6.31万场,比2017年场次上升9.93%,票房收入37.47亿元,比2017年上升9.21%;演艺场馆驻场2018年演出45.47万场,比2017年场次下降2.76%,票房收入25.28亿元,比2017年下降6.85%。

上座率和平均票价大多有所提升,话剧最高。与2014年相比,除舞蹈类演出上座率和票价出现下滑,2018年其他细分市场上座率均上升超过20%,平均票价上升超过60元。2018年话剧类演出上座率85%,平均票价360元,在各细分市场中最高,源于观剧人次不断提升、优质原创和引进话剧数量增多。

戏曲类演出上座率增长最快,儿童剧平均票价涨幅最大。戏曲类演出上座率从2014年的42%增加至2018年的75%,德云社、青曲社等新相声品牌使得曲艺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儿童剧类演出平均票价从2014年的100元提升至2018年的220元,2014-2018年CAGR为21.79%,主要源于引进剧目数量增加且票价较国产儿童剧高约40%,仅2018年引进的原版或授权儿童剧就超过100部,引进剧目演出场次同比增长300%。

2018年现场观看演出观众中,超过50%为90后,约20%为95后。年轻观众最喜欢观看演唱会,其次为话剧、歌剧,40周岁以上人群倾向于观看舞蹈类演出。同时,2018年女性观众比例由2017年的61%提高到63%,男性观众最喜欢观看曲艺类演出,话剧、歌剧最受女性观众青睐。

二、中国演艺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1.产品创新困难

    从专业剧场演出剧目来看,各级政府和艺术基金对文艺表演团体的创作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但具有创新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作品仍然比较匮乏。

2.剧场缺乏管理标准和服务规范

先进的设施与落后的管理间的矛盾是剧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70%以上的剧场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剧场管理没有明确的岗位定位和定责,缺乏管理标准和服务规范,没有形成剧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培养与考核体系。一些地方政府投资数亿元建设大剧院,却不知道该按什么标准组建管理团队;斥巨资购置了灯光音响设备,却没有操作和维护规范。

3.旅游演艺产品融资渠道不通畅

旅游演艺产品,尤其是大型旅游演艺产品的投资大多很高。《印象刘三姐》总投资3.2亿元;《印象丽江》总投资2.5亿元;广东番禺的《森林密码》节目,综合投资3亿元,仅灯光一项就投入2万多元。高额的运作资金意味着正式运营后演艺产品能否及时回收成本,成功获得利润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融资渠道成为束缚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

产品投资风险化主要靠风险投资,由各种风险投资基金进入剧目的创作、制作和演出过程。但国内目前仍然是以政府牵头、企业投资为主,仅有少数项目引入了风险投资,而由于演艺产业方面的经验匮乏,社会资本难以对于产品未来做出充分判断,进而阻挡了融资渠道的畅通化和多元化,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4.演艺产业的盈利方式较单一

目前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盈利手段比较单一的,主要的盈利手段体现在以下的两个方面:1)售票利润。在演艺活动中通过在剧场、演出地点的票务满足演出的基本收益,这是我国目前演艺产业盈利的基本形式也是普遍的形式。通过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固定的演出和非固定地点的巡回演出的售票形式,主办方、演艺团体从中就可以获得经济效益。这种收益的形式是适用于各个演艺形式的,但是这样的方式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是把收益全都寄托于演出的票务销售上,被动性比较强。2)广告赞助的收益。以这种方法来获取某场或巡回演出的利润,这种形式在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中其实是占有较大的比例的。广告赞助的收益很明显,资金回笼也很快,可以说是演艺产业经济效益的一个来源,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呢,这种收益呢就显得它的目的性比较强,而且功利性也比较明显,赞助的企业为了追求可以将自身企业的广告效应的最大化,往往就只会出钱赞助一些“明星、大腕”而对于普通的商业演艺演出时就不会出作出大手笔的投资的,所以广告赞助的效益的叶并不是所有的演出都能获得的。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演艺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演艺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演艺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演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演艺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演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演艺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演艺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演艺。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演艺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演艺。


报告目录
2020-2026年中国演艺行业分析及产业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第.一章 中国演艺产业发展综述
1.1 演艺产业范畴与内容
1.1.1 演艺产业内容
1.1.2 演艺产业要素
1.1.3 产业状态概述
1.2 中国演艺产业发展必要性
1.3 中国演艺产业问题与策略
1.4 报告研究单位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演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演艺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2.1.1 演艺产业管理体制
2.1.2 演艺产业相关标准
2.1.3 演艺产业相关政策
2.1.4 演艺产业相关规划
2.1.5 政策环境影响分析
2.2 演艺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2.2.1 国外经济形势分析
2.2.2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2.2.3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2.4 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2.3 演艺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2.3.1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第三章 中国演艺产业现状与供需平衡
3.1 演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演艺产业发展历程
3.1.2 演艺产业发展特点
3.1.3 演艺产业市场规模
3.1.4 演艺产业效益解析
3.2 国有艺术剧院团改革分析
3.2.1 院团改革背景介绍
3.2.2 院团改革发展现状
3.2.3 院团改革路径与模式
3.2.4 院团改革目标规划
3.3 演艺产业市场价值链分析
3.3.1 演艺产业价值链介绍
3.3.2 演艺产业链构成主体
3.3.3 演艺产业链价值流动
3.3.4 产业演艺路径与趋势
3.4 演艺产业所属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3.4.1 演艺产业贸易发展背景
3.4.2 中国演艺产业进口分析
3.4.3 中国涉外演出市场分析
3.4.4 主要地区演出交流情况
3.4.5 演艺产业出口提升策略

第四章 旅游演艺市场分析
4.1 旅游演艺市场发展背景
4.2 旅游演艺市场经营特点
4.3 旅游演艺市场经营分析
4.4 旅游演艺市场经营模式
4.5 旅游演艺市场趋势及前景

第五章 中国演艺产业投资模式与价值分析
5.1 演艺产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5.2 演艺产业投资模式与案例借鉴
5.3 演艺产业投资价值与风险分析
5.3.1 演艺产业投资价值解析
5.3.2 演艺产业投资风险解析

第六章 中国演艺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6.1 演艺产业驱动与阻碍因素
6.1.1 演艺产业四大驱动力
6.1.2 演艺产业典型阻碍因素
6.2 演艺产业发展趋势解析
6.2.1 联合与融合趋势
6.2.2 创作与保护趋势
6.2.3 企业运营与管理趋势
6.2.4 对外扩张趋势
6.3 演艺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6.3.1 “十二五”产业整体预测
6.3.2 分市场演艺产业前景预测
6.3.3 分区域演艺产业前景预测
6.3.4 分性质演艺产业前景预测
6.3.5 分结构演艺产业前景预测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 演艺产业现行的主要工艺标准
图表 中国与文化相关的重点投融资政策
图表 中国金融、税收政策支持演艺产业发展情况
图表 文化产业政策向非公资本开放路径
图表 最近连续七年全球GDP运行趋势(单位:%)
图表 2015-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及预测(单位:%)
图表 2015-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全球GDP增长的预期拉动作用(单位:%)
图表 最近连续六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图表 2015-2019年中国GDP增长率(按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划分(单位:%)
图表 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分布(单位:%)
图表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新增的14个门类
图表 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单位:亿元,%)
更多图表见正文……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