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1-2025年中国军工产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1-06-18
  • [报告ID] 153990
  • [关键词] 军工产业市场分析
  • [报告名称] 2021-2025年中国军工产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1/6/6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国防费用合理稳定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2021年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接受媒体采访回应,2021年中国国防费适度稳定增长比上年增长6.8%,2021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3795.44亿元。

国防军费是军工产业发展的源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国防部的数据显示,2007-2019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中国军费预算支出为1212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08%,占GDP的比重为1.23%,表明中国军工蓬勃发展的前景。

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消息,2020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2680亿元,较上年增长6.56%,增速较2019年有所下降;同时,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上年略下降,为5.08%。国防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军费预算与经济增速同步回落使其更具备持续性,有利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

图表 2010-2021年中国军费支出预算情况

从全球防务支出的历史数据来看,冷战和美国反恐战争期间全球的防务开支经历了两次快速增长阶段,自2011年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以来,全球防务开支进入短暂的稳定阶段。受经济状况改善以及热点地区局势动荡的影响,美国、中东及东欧等地区军费开支快速增长,带动全球防务开支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2019年美国的国防支出最多,为7163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3.1%。

2020年主要国家国防支出预算中,美国依然高居首位,为7380亿美元,比排名第2位至第10位的各国国防预算总和还多;其次依次是中国、沙特、印度以及美国。2020年世界五强国家军费总和为11082亿美元。

基于我国发展国防力量的性质是重在战略防御,中国国防宗旨秉承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因此我国的国防支出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

军工行业的发展受益于我国国防装备的升级

增加的国防费用主要用于保障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布局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军事训练转型,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改进和完善训练保障条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服务军队基层建设四个方面。

国防装备的升级将促进我国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卫星等行业的技术和装备的更新。

——军用飞机市场规模在800亿元左右

现阶段,我国军用飞机每年市场规模在800亿元左右,民用航空工业市场仅200亿左右,总计仅1000亿元左右。随着我国对军工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国防科技建设步伐加快、中俄两国加强军事合作等新催化剂影响下,我国军工行业大受重视,军用飞机将随之受益。预计到2025年,我国航空制造业市场有望达到5300亿元,其中军用飞机3000亿元,未来军用飞机市场前景大。

根据Flight Global出具的《World Air  Force2021》报告,我国2020年军用飞机数量达3260架;战斗机方面,我国战斗机保有量为1571架,主要仍为二代和代战斗机,二代战机基本淘汰;军用直升机方面,我国保有量为902架。

从2020年我国军用飞机的市场结构来看,战斗机占比将近一半,占比48.23%,其次是武装直升机占比27.69%,特殊作战机占比最少,占比3.53%。

——未来十年将是航空发动机发展新时期

目前,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已于2016年8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把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航空发动机企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原有的飞机制造体系中分离出来,打破了一厂一所一型号的旧模式,有助于整合我国航空工业体系的优势资源。

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作为未来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的主体,将集中致力于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相关材料研制等方面,建立中国航空动力研制和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以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整体水平。

航空发动机专项方面,将重点聚焦涡扇、涡喷发动机领域,同时兼顾有一定市场需求的涡轴、涡桨和活塞发动机领域,主要研发大涵道比大型涡扇发动机、中小型涡扇/涡喷射发动机、中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等重点产品;燃气轮机专项的主要目标为,2020年实现F级300MW燃机自主研制,2030年实现H级400MW燃机自主研制。

我国军民用航空发动机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国产发动机的技术差距较大。从产品生产来看,我国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主要包括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西航、中航黎明等。

——航空复合材料应用广泛

航空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独特、卓越的理化性能,广泛应用在火箭、导弹和高速飞行器等航空航天领域。例如采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卫星、火箭等宇宙飞行器,不但推力大、噪音小,而且由于其质量较轻,所以动力消耗少,可节约大量燃料。

国际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应用于五大板块:商用飞机、军用飞机、直升飞机、通用航空、其他宇航。从占比情况来看,航空航天领域一半以上的碳纤维需求都应用于商用飞机,占比达到69%,公务飞机占比达到10.5%,军用飞机占比达到15%,直升机占比12%。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0年1月17日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数据显示,中国全年共完成34次航天发射任务,发射了81个航天器,发射次数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发射的载荷数量和质量上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截至2019年年底,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开展323次发射任务,成功将超过500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航天器数量占中国发射总数量的93.1%,发射航天器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8.7%,是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绝对主力。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8)》规划,2019-2024年,我国将发射约120颗卫星,其中包括通信卫星20颗左右、遥感卫星70颗左右、导航卫星30颗左右。

经过多年的启蒙和培育阶段,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2019年5月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

虽然受到多重客观因素影响,核心产值增速明显放缓,但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达到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信息化是未来军工行业重点投入方向

从计算机行业的角度看,军民深度融合将开启军工信息化建设新时代。预计未来军费结构中武器装备的占比,特别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占比,将会持续提升,军工信息化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我国国防军工投入的重点。其中,网络与信息安全、卫星导航系统、电磁仿真与信号处理、海洋信息化等细分领域将是投入重点。

随着北斗导航装备持续加速推进,我们预测未来3-5年,军用北斗应用市场增长提速,未来市场规模或超百亿元。民用领域,预计下游的运营服务产值贡献将达到总产值的50%,位置服务市场空间约1300亿元,道路应用市场空间约2300亿元,行业应用市场空间约200亿元。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军工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军工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军工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军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军工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军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军工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军工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军工。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军工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军工。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军工产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章 军事工业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2019-2021年世界军事工业发展分析
2.1 2019-2021年世界军工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2.1.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2 国际军工竞争格局
2.1.3 全球军贸市场分析
2.1.4 军工资本市场表现
2.1.5 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2.2 2019-2021年欧洲军工发展
2.2.1 军工改革历程
2.2.2 英国军贸市场
2.2.3 瑞典军工状况
2.2.4 军工整合格局
2.2.5 资产证券化分析
2.2.6 军工产业合作
2.3 2019-2021年美国军工发展
2.3.1 军工改革历程
2.3.2 军费支出分析
2.3.3 军售规模分析
2.3.4 军贸发展模式
2.3.5 军工企业发展
2.4 2019-2021年俄罗斯军工发展
2.4.1 军工改革历程
2.4.2 产业发展现状
2.4.3 军费支出预算
2.4.4 军贸市场现状
2.4.5 推进军工智能化
2.4.6 产业发展挑战
2.5 2019-2021年日本军工发展
2.5.1 军工体系及特点
2.5.2 军费支出预算
2.5.3 军工贸易动态
2.5.4 产业研发进展
2.5.5 军工企业发展
2.6 2019-2021年印度军工发展
2.6.1 军工体系及特点
2.6.2 军费支出预算
2.6.3 军工实力状况
2.6.4 军工企业私有化
2.6.5 军工产品国产化
第三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工业运行情况
3.1.3 固定资产投资
3.1.4 宏观经济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中央政策解析
3.2.2 军委政策分析
3.2.3 国防工业政策
3.2.4 军民融合政策
3.2.5 产业发展规划
3.3 军事环境
3.3.1 国际军事形势
3.3.2 国际安全形势
3.3.3 国防军费状况
3.3.4 军队改革影响
3.3.5 装备采购需求
第四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市场化改革发展
4.1 国际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经验
4.1.1 军民融合动因
4.1.2 主要融合模式
4.1.3 创新发展特点
4.1.4 吸纳民资经验
4.1.5 军民融合经验
4.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4.2.1 发展意义解析
4.2.2 发展历程分析
4.2.3 产业发展架构
4.2.4 市场发展现状
4.2.5 行业发展指数
4.2.6 发展模式分析
4.2.7 信息化建设分析
4.3 中国军转民市场发展状况
4.3.1 军转民主要方式
4.3.2 军转民主要方向
4.3.3 专利军转民进展
4.3.4 军转民技术评价
4.3.5 军转民发展差距
4.3.6 军转民发展对策
4.4 中国民参军市场发展分析
4.4.1 民参军发展意义
4.4.2 民参军准入环境
4.4.3 民参军参与路径
4.4.4 民参军涉及领域
4.4.5 民参军企业分析
4.4.6 民参军限制因素
4.5 中国军工科研院所改制进程
4.5.1 科研院所改制概述
4.5.2 科研院所改制意义
4.5.3 科研院所改制内容
4.5.4 科研院所改制方向
4.5.5 科研院所改制部署
4.5.6 科研院所改制难点
4.5.7 科研院所改制预测
第五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整体分析
5.1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综述
5.1.1 行业发展历程
5.1.2 行业发展特点
5.1.3 产业格局分析
5.1.4 行业运行状况
5.1.5 行业新兴领域
5.1.6 资本运营市场
5.2 中国军工产业运行的新特征
5.2.1 向适应信息化战争转变
5.2.2 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5.2.3 向注重结构优化转变
5.2.4 向军民融合型转变
5.2.5 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5.3 军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3.1 供求机制尚待完善
5.3.2 竞争机制还未健全
5.3.3 评价机制尚未健全
5.3.4 监督机制垂待改善
5.3.5 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5.4 军事工业发展对策分析
5.4.1 企业市场化发展
5.4.2 产融结合发展
5.4.3 完善相关法规
5.4.4 发展建议措施
第六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市场发展分析
6.1 军事工业市场需求分析
6.1.1 军工需求的定义
6.1.2 军工需求结构分析
6.1.3 经济发展与军工需求
6.1.4 军工需求与国家安全
6.1.5 军工需求特点与政策
6.2 军工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6.2.1 军贸发展必要性
6.2.2 全球军贸市场
6.2.3 全球军贸模式
6.2.4 市场出口规模
6.2.5 对外军贸特征
6.2.6 企业布局动态
6.2.7 军贸策略建议
6.3 军工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分析
6.3.1 美国主要军品定价模式分析
6.3.2 国内军品定价机制改革进展
6.3.3 国内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影响
6.4 军事工业成本控制分析
6.4.1 企业成本控制内容
6.4.2 科研产品成本控制
6.4.3 生产产品成本控制
6.4.4 产品成本控制思考
6.5 军工企业市场营销分析
6.5.1 军工市场发展特点
6.5.2 军工企业营销特点
6.5.3 军工企业营销困境
6.5.4 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6.5.5 军工企业营销策略
6.5.6 军工未来营销环境
6.5.7 军工企业营销趋势
6.5.8 军工企业营销展望
第七章 2021-2025年中国军事航天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7.1 2019-2021年世界航天工业发展状况
7.1.1 产业现状总析
7.1.2 市场规模分析
7.1.3 主要国家发展
7.1.4 航天发射情况
7.1.5 产业发展动向
7.1.6 全球市场预测
7.2 2021-2025年中国航天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7.2.1 航天五大工程
7.2.2 航天发射活动
7.2.3 航天科技创新
7.2.4 航天应用服务
7.2.5 航天国际合作
7.2.6 商业航天进展
7.3 2021-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7.3.1 行业发展现状
7.3.2 卫星行业政策
7.3.3 市场发展规模
7.3.4 区域分布情况
7.3.5 细分市场结构
7.3.6 从业人员数量
7.3.7 市场竞争格局
7.3.8 发展态势展望
7.3.9 未来发展趋势
7.4 2021-2025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潜力分析
7.4.1 产业应用状况
7.4.2 行业营收分析
7.4.3 卫星发射动态
7.4.4 企业研发投入
7.4.5 工程建设情况
7.4.6 系统运行状况
7.4.7 市场发展潜力
7.4.8 未来建设布局
7.4.9 后续发展展望
第八章 2021-2025年中国军事航空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8.1 2021-2025年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8.1.1 行业发展现状
8.1.2 行业盈利分析
8.1.3 区域发展情况
8.1.4 企业竞争格局
8.1.5 发展前景分析
8.2 2021-2025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8.2.1 民航发展规模
8.2.2 通用航空发展
8.2.3 运输经济效益
8.2.4 固定资产投资
8.2.5 未来发展方向
8.3 2021-2025年中国无人机发展潜力分析
8.3.1 行业基本情况
8.3.2 行业政策动态
8.3.3 市场发展规模
8.3.4 企业规模分析
8.3.5 专利申请状况
8.3.6 军事应用领域
8.3.7 未来发展趋势
8.3.8 发展前景预测
8.4 2021-2025年中国大飞机发展潜力分析
8.4.1 产业发展概述
8.4.2 产业发展背景
8.4.3 产业支持政策
8.4.4 产业上游市场
8.4.5 产业发展现状
8.4.6 产业集群分析
8.4.7 转型升级状况
8.4.8 产业发展前景
8.5 2021-202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潜力分析
8.5.1 行业发展历程
8.5.2 市场发展规模
8.5.3 产业发展格局
8.5.4 产业发展链条
8.5.5 市场空间预测
8.6 中国航空工业其他机型发展潜力分析
8.6.1 运输机
8.6.2 战斗机
第九章 2021-2025年中国军事船舶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9.1 2019-2021年世界船舶制造业的总体发展分析
9.1.1 产业运行情况
9.1.2 生产情况分析
9.1.3 价格变动情况
9.1.4 区域布局情况
9.2 2019-2021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分析
9.2.1 产业发展链条
9.2.2 行业发展政策
9.2.3 行业运行情况
9.2.4 主营业务收入
9.2.5 企业集中程度
9.2.6 未来发展预测
9.2.7 军民融合发展
9.3 2021-2025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9.3.1 产业发展趋势
9.3.2 未来发展规划
9.3.3 产业发展计划
9.3.4 装备制造计划
9.3.5 军用市场空间
第十章 2021-2025年中国军事船舶工业投资潜力分析
10.1 2019-2021年世界兵器工业发展规模
10.1.1 贸易市场分析
10.1.2 核武器发展
10.1.3 导弹防御系统
10.1.4 卫星应用系统
10.1.5 网络攻防领域
10.1.6 美国武器发展
10.1.7 武器装备布局
10.1.8 未来发展趋势
10.2 2019-2021年中国兵器工业发展综况
10.2.1 产业发展壮大
10.2.2 价格调节作用
10.2.3 环境保护标准
10.3 2019-2021年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综述
10.3.1 装备体系建设
10.3.2 行业发展现状
10.3.3 行业发展动态
10.3.4 市场需求特点
10.3.5 行业进入壁垒
10.3.6 市场准入现状
10.4 2021-2025年中国武器装备市场潜力分析
10.4.1 行业发展趋势
10.4.2 影响因素分析
10.4.3 贸易竞争对策
第十一章 2021-2025年中国军事工业其他产业投资潜力分析
11.1 2021-2025年中国军事核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11.1.1 全球核工业发展规模分析
11.1.2 全球核燃料行业发展状况
11.1.3 中国核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11.1.4 中国核燃料行业发展状况
11.1.5 中国核工业军民融合
11.1.6 中国核工业开放合作
11.1.7 “十三五”核工业发展策略
11.1.8 “十三五”核工业发展目标
11.2 2021-2025年中国军事电子工业发展潜力分析
11.2.1 军事电子行业发展特点
11.2.2 全球军事电子装备技术现状
11.2.3 中国军用电子工业建设问题
11.2.4 中国军用电子工业建设建议
11.2.5 中国军工电子信息化优势分析
11.2.6 中国军事电子产业发展困境
11.2.7 中国军事电子行业发展机遇
11.2.8 中国军事电子行业发展前景
11.3 2021-2025年中国军用机器人发展潜力分析
11.3.1 军用机器人基本概述
11.3.2 全球军用机器人产品运用
11.3.3 军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1.3.4 国内军用机器人PEST分析
11.3.5 国内军用机器人发展现状
11.3.6 国内军用机器人市场规模
11.3.7 国内军用机器人市场空间
11.3.8 国内军用机器人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主要上游行业发展分析
12.1 2019-2021年军用新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12.1.1 军用新材料主要类型
12.1.2 军用新材料市场容量
12.1.3 军用新材料应用领域
12.1.4 军用新材料需求分析
12.1.5 军用新材料投资价值
12.1.6 军用钛合金材料发展
12.1.7 军用碳纤维材料发展
12.1.8 军用高温合金材料发展
12.1.9 军用复合材料需求增长
12.1.10 军用3D打印材料发展
12.2 2019-2021年军工芯片行业发展分析
12.2.1 军工芯片相关概念
12.2.2 军工芯片发展现状
12.2.3 军工芯片细分领域
12.2.4 军工芯片发展策略
12.2.5 军工芯片发展机遇
12.2.6 军工芯片发展趋势
12.3 2019-2021年军用电源行业发展分析
12.3.1 军用电源市场特征
12.3.2 军用电源主要类型
12.3.3 军用电源发展策略
12.3.4 军用电源市场前景
12.4 2019-2021年其他军工上游行业发展
12.4.1 军用橡胶
12.4.2 军用传感器
12.4.3 红外成像系统
12.4.4 军工线缆
第十三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区域发展分析
13.1 河北省军工产业
13.1.1 发展政策环境
13.1.2 产业发展现状
13.1.3 产业发展问题
13.1.4 产业发展思路
13.1.5 产业发展建议
13.1.6 未来前景展望
13.2 河南省军工产业
13.2.1 产业发展现状
13.2.2 产业项目落户
13.2.3 许昌基地发展
13.2.4 洛阳基地发展
13.2.5 郑洛建设规划
13.2.6 军工发展规划
13.3 湖北省军工产业
13.3.1 行业发展现状
13.3.2 行业规模现状
13.3.3 襄阳基地发展
13.3.4 孝感基地发展
13.3.5 军民融合政策
13.3.6 未来发展方向
13.4 湖南省军工产业
13.4.1 发展政策环境
13.4.2 产业发展规模
13.4.3 产业基金落户
13.4.4 湘潭基地发展
13.4.5 平江基地发展
13.4.6 株洲基地发展
13.4.7 产业发展问题
13.4.8 行业发展战略
13.5 江西省军工产业
13.5.1 产业发展基础
13.5.2 行业扶持政策
13.5.3 产业发展现状
13.5.4 军民融合发展
13.5.5 景德镇基地发展
13.5.6 产业发展趋势
13.5.7 产业发展障碍
13.6 四川省军工产业
13.6.1 产业支持政策
13.6.2 产业发展现状
13.6.3 产业发展动态
13.6.4 企业发展状况
13.6.5 广元基地发展
13.6.6 泸州基地发展
13.6.7 绵阳基地发展
13.6.8 发展现存问题
13.6.9 发展对策建议
13.7 陕西省军工产业
13.7.1 产业发展规划
13.7.2 产业发展现状
13.7.3 军民融合发展
13.7.4 兵器工业基地
13.7.5 西安基地发展
13.7.6 汉中基地发展
13.7.7 发展存在问题
13.7.8 产业发展对策
13.8 江苏省军工产业
13.8.1 军民融合发展
13.8.2 丹阳基地发展
13.8.3 产业发展定位
13.8.4 产业发展问题
13.8.5 产业发展对策
13.8.6 未来发展方向
13.9 其他区域军工产业
13.9.1 东北地区
13.9.2 华北地区
13.9.3 华东地区
13.9.4 西南地区
13.9.5 西北地区
第十四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技术发展分析
14.1 国内外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发展
14.1.1 军民两用技术内涵
14.1.2 技术融合重要作用
14.1.3 军民两用政策目标
14.1.4 国外技术融合经验
14.1.5 军民两用发展现状
14.1.6 军民两用技术创新
14.1.7 军民两用政策优化
14.1.8 技术转移案例分析
14.2 军事工业军用技术转民用重点技术
14.2.1 智能制造领域
14.2.2 高端装备领域
14.2.3 先进材料领域
14.2.4 新能源与环保领域
14.2.5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14.2.6 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领域
14.3 重要新兴技术在军事工业的应用分析
14.3.1 光纤通信技术
14.3.2 传感器技术
14.3.3 大数据技术
14.3.4 物联网技术
14.3.5 3D打印技术
14.3.6 人机交互新技术
14.4 军事工业细分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14.4.1 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4.4.2 航空工业热处理技术
14.4.3 军用运输机制造技术
14.4.4 无人机核心相关技术
14.4.5 直升机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14.4.6 兵器工业热处理节能技术
14.4.7 军民两用装甲防护技术
第十五章 2017-2020年中国重点军工集团经营分析
15.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5.1.1 企业发展概况
15.1.2 企业发展沿革
15.1.3 企业组织架构
15.1.4 企业经营状况
15.1.5 企业合作动态
15.1.6 企业创新成果
15.1.7 企业发展计划
15.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5.2.1 企业发展概况
15.2.2 企业发展沿革
15.2.3 企业组织架构
15.2.4 企业经营状况
15.2.5 企业科研成就
15.2.6 发展智慧产业
15.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3.1 企业发展概况
15.3.2 企业发展历程
15.3.3 企业组织架构
15.3.4 企业经营状况
15.3.5 企业业务实力
15.3.6 企业发展战略
15.4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4.1 企业发展概况
15.4.2 企业发展历程
15.4.3 企业组织架构
15.4.4 企业经营状况
15.4.5 企业产品创新
15.4.6 企业合作动态
15.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5.5.1 企业发展概况
15.5.2 企业业务领域
15.5.3 企业组织架构
15.5.4 企业经营状况
15.5.5 企业合作动态
15.5.6 公司发展战略
15.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6.1 企业发展概况
15.6.2 企业主要产品
15.6.3 企业组织架构
15.6.4 企业经营状况
15.6.5 企业战略合作
15.6.6 企业发展战略
15.7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15.7.1 企业发展概况
15.7.2 企业经营状况
15.7.3 企业混改提速
15.7.4 企业战略合作
15.8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8.1 企业发展概况
15.8.2 企业经营状况
15.8.3 企业重组升级
15.8.4 企业科技创新
15.8.5 企业改革发展
15.8.6 企业战略合作
15.9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5.9.1 企业发展概况
15.9.2 企业组织架构
15.9.3 企业经营状况
15.9.4 企业重组动态
15.9.5 企业深化改革
15.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5.10.1 企业发展概况
15.10.2 企业组织架构
15.10.3 企业经营状况
15.10.4 企业主营业务
15.10.5 企业项目进展
15.10.6 军民融合发展
15.10.7 国际合作动态
第十六章 2017-2020年中国标杆民营军工企业经营分析
16.1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1.1 企业发展概况
16.1.2 经营效益分析
16.1.3 业务经营分析
16.1.4 财务状况分析
16.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1.6 公司发展战略
16.1.7 未来前景展望
16.2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2.1 企业发展概况
16.2.2 经营效益分析
16.2.3 业务经营分析
16.2.4 财务状况分析
16.2.5 公司发展战略
16.2.6 未来前景展望
16.3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16.3.1 企业发展概况
16.3.2 经营效益分析
16.3.3 业务经营分析
16.3.4 财务状况分析
16.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3.6 公司发展战略
16.3.7 未来前景展望
16.4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6.4.1 企业发展概况
16.4.2 经营效益分析
16.4.3 业务经营分析
16.4.4 财务状况分析
16.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4.6 公司发展战略
16.4.7 未来前景展望
16.5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5.1 企业发展概况
16.5.2 经营效益分析
16.5.3 业务经营分析
16.5.4 财务状况分析
16.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5.6 公司发展战略
16.5.7 未来前景展望
16.6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6.1 企业发展概况
16.6.2 经营效益分析
16.6.3 业务经营分析
16.6.4 财务状况分析
16.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6.6 公司发展战略
16.6.7 未来前景展望
16.7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7.1 企业发展概况
16.7.2 经营效益分析
16.7.3 业务经营分析
16.7.4 财务状况分析
16.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6.7.6 公司发展战略
16.7.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七章 2019-2021年中国军事工业投资分析
17.1 军事工业投资要素分析
17.1.1 投资价值分析
17.1.2 投资周期分析
17.1.3 投资时机分析
17.2 军事工业投资机会点分析
17.2.1 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
17.2.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17.2.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分析
17.3 军事工业投资建议及对策
17.3.1 投资方式建议
17.3.2 投资方向建议
17.3.3 企业投资建议
17.4 军工行业投融资状况
17.4.1 融资环境优化
17.4.2 行业融资模式
17.4.3 行业募资情况
17.4.4 产业基金类型
17.4.5 行业投资规模
17.4.6 投资退出情况
17.5 军工板块指数涨跌分析
17.5.1 军工板块行情
17.5.2 军工板块持仓
17.5.3 军工板块业绩
17.5.4 子板块分化明显
17.6 军工产业资产整合分析
17.6.1 资产整合水平
17.6.2 资产整合事件
17.6.3 资产整合动态
17.6.4 资产整合环境
17.6.5 资产整合预测
17.7 军事工业的投资壁垒
17.7.1 市场准入环境
17.7.2 资质进入壁垒
17.7.3 投资观念障碍
17.7.4 民资投资壁垒
17.8 民资参与军工的投资模式
17.8.1 生产经营
17.8.2 资产经营
17.8.3 资本运作
17.9 军工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式
17.9.1 投资条件
17.9.2 投资模式
17.9.3 完善建议
17.10 军事工业投资风险分析
17.10.1 政策风险
17.10.2 市场风险
17.10.3 金融风险
17.10.4 政治风险
第十八章 2021-2025年中国军事工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8.1 军工产业未来发展机遇环境
18.1.1 符合经济转型要求
18.1.2 军费支出稳步增长
18.1.3 军工产业改革推进
18.1.4 国防信息化加快
18.2 军工产业发展前景及展望
18.2.1 军工板块经营预期
18.2.2 军民融合整体趋势
18.2.3 社会资本参与趋势
18.2.4 军工企业改革方向
18.3 军事工业发展方向及趋势
18.3.1 生产集中趋势
18.3.2 发展失衡趋势
18.3.3 信息化趋向
18.3.4 国际化趋向
18.3.5 技术发展趋势
18.4  2021-2025年中国军工事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附录
附录一:涉军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军工事项审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二: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1 军工行业分类明细
图表2 民用企业与军工企业的对比
图表3 2018年世界军工百强榜前十名企业军品收入情况
图表4 2018年世界军工百强企业地区分布
图表5 1950-2018年全球军工贸易总额
图表6 2014-2018年全球主要军贸出口国出口总额
图表7 2018年主要国际军工指数走势
图表8 2018年世界十大军工企业股价涨跌幅情况
图表9 2018年世界十大军工企业资本运作频率
图表10 2018年世界军工已完成的五大兼并收购事件
图表11 英法国家层面的军工企业集团化、规模化
图表12 西欧军工企业的国际化
图表13 美国军工行业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图表14 美国一战前海军军费占联邦总支出比例
图表15 冷战时期兼并重组案例
图表16 美国军工企业财团控股情况
图表17 美国军工整合之后各细分市场供应商情况
图表18 波音公司产品构成
图表19 波音公司发展历程
图表20 波音公司集团现有框架
图表21 波音公司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22 波音公司营业利润及军品占比
图表23 通用动力产业构成
图表24 通用动力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25 通用动力营业利润及军品占比
图表26 洛克希德马丁产业构成
图表27 洛克希德•马丁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28 诺思罗普•格鲁曼业务构成
图表29 诺思罗普•格鲁曼产业框架
图表30 诺思罗普•格鲁曼营业收入及军品占比
图表31 俄罗斯军工行业各子行业工业产值前后对比
图表32 2015/2016-2019/2020财年印度国防部预算和国防预算情况
图表33 2018/2019-2019/2020财年印度国防预算按项目支出情况
图表34 2018/2019-2019/2020财年印度国防预算按部门支出情况
图表35 2014-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6 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37 2019年中国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38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至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39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图表40 2018-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41 2014-2018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42 2018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43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44 2018-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图表45 军民融合政策密集出台
图表46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领导班子及第一次会议参会人员
图表47 1978-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同期GDP的比重
图表48 1979-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
图表49 2012-2017年国防费占同期GDP平均比重国别比较
图表50 1912-2017年中国国防费占同期国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国别比较
图表51 军队改革目标及成果
图表52 2015-2019年全军武器装备招标采购次数
图表53 战争形态升级对军用技术及军费需求升高
图表54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阶段
图表55 中国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特点
图表56 军民融合发展架构
图表57 2015-2018年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水平变化
图表58 2019年部分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动态
图表59 军转民主要方向
图表60 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的重要政策/事件梳理
图表61 民参军涉及领域
图表62 事业单位的分类及改革前后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