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介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因治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出现,近年在国家提出“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治理环境问题,也逐步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档次、主动提升区域价值的重要产业。
一、产业链
先进环保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中游为环保设备的制造和处理剂的制造;下游为环保施工及相关的服务,主要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理。
二、上游分析
1.原材料-钢材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多用于工业加工。据钢铁协会监测,3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36.28点,比2月末上升4.92点,升幅为3.75%,同比上升37.07点,升幅为37.37%。
2.水泵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泵产量为1.78亿台,较2018年增加了0.63亿台。2021年我国泵产量可达3.04亿台。
3.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子元器件产量为67524亿只,同比增长26.9%。2021年我国电子元器件产量可达88831亿只。
三、中游分析
1.环保设备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仍将快速发展,其内涵也将不断丰富和延伸,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也将日益增大。目前,我国环保设备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三大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2021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可达3905.4亿元。
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把大气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统一规划能源结构、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布局等,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措施,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以改善大气质量。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由49.1万台下降至33.7万台,2021年第一季度产量为12.6万台。
3.废水处理剂
废水处理药剂,是一种处理废水的药剂。最常用的废水处理药剂是絮凝剂,絮凝剂分两大类: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我国的水处理药剂市场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数据显示,2016-2029年我国水处理剂市场规模呈现上涨趋势,2019年我国水处理剂市场规模约为3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2021年我国废水处理剂市场规模可达375.8亿元。
4.固体废弃物处理
根据《固废年报》中的分类方式,可将固体废弃物大致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四类。具体介绍如下图所示:
在这四种处理方式中,垃圾焚烧将是未来增长最快的。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针对生活垃圾处理中焚烧的占比目标为54%,较2017年末水平仍有14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2021年我国固体废物产量可达21.1亿吨,其中生活垃圾占有较高比例。
5.企业数量占比
从企业数量看,2019年列入统计的11229家企业相对集中分布在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4大领域,四大领域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过91.7%。
四、下游分析
1.环境保护支出
近年来国家及各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大力扶持生态环保的发展,促进行业市场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由4734.8亿元增至7443.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3%。
2.环境监测
环境检测主要包括土壤和地下水、水质和气体检测等。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环境检测是基础,为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调查、修复、治理、执法等提供数据支持,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数据显示,我国环境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57.4亿元增至2019年的313.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8%。2021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可达403亿元。
3.土质污染监测
针对土壤污染调查评估结果需要修复的地块,污染责任主体应当付费进行土壤修复。土壤检测贯穿土壤修复过程和效果评估,以确保修复方法及结果有效。从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市场规模来看,2017-2019年起增速明显加快,“土十条”对土壤修复市场的促进作用明显。2021年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市场规模可达139.3亿元。
4.水质监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环保政策以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据统计,我国水质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7.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2021年我国水质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可达69.1亿元。
本公司出品的研究报告首先介绍了中国环保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环保行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环保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环保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环保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环保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环保行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环保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环保。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环保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环保。
报告目录
2021-2025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环保产业基本概述
第二章 2019-2021年世界环保产业分析
2.1 国际环保产业基本情况
2.1.1 产业发展特点
2.1.2 产业规模状况
2.1.3 市场规模状况
2.1.4 利好因素分析
2.1.5 发展经验借鉴
2.2 美国
2.2.1 产业分类情况
2.2.2 产业发展阶段
2.2.3 行业生命周期
2.2.4 行业运行情况
2.2.5 环境政策分析
2.2.6 环境损害情况
2.3 日本
2.3.1 产业分类情况
2.3.2 产业发展历程
2.3.3 产业发展综述
2.3.4 环境政策分析
2.3.5 环境治理启示
2.3.6 垃圾治理经验
2.4 英国
2.4.1 环保产业发展综况
2.4.2 环保行业发展政策
2.4.3 环保政策方向分析
2.4.4 空气污染治理新战略
2.4.5 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
2.4.6 环境治理经验借鉴
2.5 法国
2.5.1 环保政策环境
2.5.2 行业发展综况
2.5.3 产业发展趋势
2.5.4 产业发展经验
2.5.5 产业合作发展
2.6 其它国家和地区
2.6.1 巴基斯坦
2.6.2 德国
2.6.3 印度
第三章 2019-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分析
3.1 2019-2021年中国环境保护状况
3.1.1 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1.2 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成果
3.1.3 环境技术相关标准分析
3.1.4 农村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3.1.5 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3.2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2.1 宏观经济概况
3.2.2 固定资产投资
3.2.3 产业分布格局
3.2.4 技术创新情况
3.2.5 世界经济形势
3.3 2019-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3.3.1 市场运营状况
3.3.2 研发投入情况
3.3.3 经济就业贡献
3.3.4 企业盈利能力
3.3.5 产业领域分析
3.4 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运行状况分析
3.4.1 上市公司规模
3.4.2 上市公司分布
3.4.3 经营状况分析
3.4.4 盈利能力分析
3.4.5 营运能力分析
3.4.6 成长能力分析
3.4.7 现金流量分析
3.5 疫情下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
3.5.1 疫情下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3.5.2 疫情下环保企业发展状况
3.5.3 疫情下环保产业发展对策
3.5.4 疫情对环保产业影响分析
3.6 中国环保产业的竞争能力分析
3.6.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6.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6.3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3.6.4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3.6.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3.7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7.1 环保形势严峻
3.7.2 行业不足之处
3.7.3 产业主要难题
3.7.4 产业制约因素
3.8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3.8.1 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8.2 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3.8.3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探讨
3.8.4 推动我国低碳环保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 2019-2021年污水污泥处理行业分析
4.1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基本情况
4.1.1 行业定义及地位
4.1.2 行业生命周期
4.1.3 产业链条结构
4.1.4 行业竞争结构
4.1.5 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
4.2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情况
4.2.1 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
4.2.2 污水处理能力分析
4.2.3 污染防治设备产量
4.2.4 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4.2.5 行业相关政策动态
4.2.6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4.2.7 行业发展困境
4.2.8 行业发展建议
4.3 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相关概述
4.3.1 一般处理原则
4.3.2 最终处置方式
4.3.3 主流技术路线
4.3.4 行业优势分析
4.4 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分析
4.4.1 污泥处理政策
4.4.2 污泥产量规模
4.4.3 处理方式占比
4.4.4 污泥处理现状
4.4.5 企业规模分析
4.4.6 价格机制建议
4.5 农村污水处理状况分析
4.5.1 农村污水处理政策
4.5.2 农村污水处理情况
4.5.3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4.5.4 农村污水处理困境
4.5.5 农村污水处理模式
4.5.6 农村污水循环利用
4.5.7 农村污水处理方向
4.6 2019-2021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区域发展布局
4.6.1 北京市
4.6.2 上海市
4.6.3 广东省
4.6.4 吉林省
4.6.5 四川省
4.6.6 湖南省
4.6.7 江苏省
4.7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4.7.1 行业发展方向
4.7.2 技术发展趋势
4.7.3 行业建设趋势
第五章 2019-2021年垃圾处理行业分析
5.1 中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及处理规模
5.1.1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分析
5.1.2 垃圾处理市场发展规模
5.1.3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政策
5.1.4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
5.1.5 生活垃圾处理厂数量规模
5.1.6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规模
5.2 中国垃圾分类处理状况
5.2.1 垃圾分类处理税收政策
5.2.2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现状
5.2.3 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政策
5.2.4 垃圾分类后各成分占比
5.3 垃圾处理产业化分析
5.3.1 实现垃圾管理法治化
5.3.2 实现垃圾处理科技化
5.3.3 善用经济手段
5.3.4 建设生态工业园
5.4 垃圾处理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5.4.1 中国垃圾处理市场存在的误区
5.4.2 垃圾处理行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4.3 我国城镇垃圾处理发展基本出路
5.4.4 农村生活垃圾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5.5 中国垃圾处理市场投资形势分析
5.5.1 垃圾处理投资影响因素
5.5.2 垃圾处理行业投资模式
5.5.3 垃圾焚烧电厂运营效益
5.5.4 垃圾处理技术发展走向
5.5.5 垃圾处理投资风险控制
5.6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PPP模式发展潜力
5.6.1 垃圾处理PPP合同文本规范
5.6.2 垃圾处理PPP模式应用实践
5.6.3 垃圾处理PPP模式区域探索
5.6.4 垃圾焚烧PPP模式改革方向
5.6.5 垃圾处理PPP模式应用对策
5.7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未来发展态势
5.7.1 垃圾焚烧发电发展加快
5.7.2 垃圾收运市场快速增长
5.7.3 进一步遏制洋垃圾进口
5.7.4 垃圾处理技术逐步创新
第六章 2019-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分析
6.1 2019-202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概况
6.1.1 中国大气环境状况分析
6.1.2 大气污染物源头及分类
6.1.3 大气污染治理投入状况
6.1.4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状况
6.1.5 未来大气污染防治方向
6.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6.2.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总体概况
6.2.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6.2.3 几种主要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方法
6.2.4 气体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分析
6.2.5 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治理技术
6.3 2018-2020年部分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状况
6.3.1 北京
6.3.2 天津
6.3.3 河北
6.3.4 浙江
6.3.5 山东
6.3.6 广东
6.4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6.4.1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
6.4.2 大气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6.4.3 大气污染防治的对策分析
6.5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前景分析
6.5.1 行业景气周期
6.5.2 行业发展机遇
6.5.3 产业投资热点
第七章 2019-2021年土壤修复行业分析
7.1 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情况
7.1.1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
7.1.2 土壤污染物的浓度超标
7.1.3 我国土壤污染细分领域
7.1.4 我国土壤污染分布情况
7.1.5 土壤修复行业科研趋势
7.2 2019-2021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
7.2.1 土壤修复发展阶段
7.2.2 土壤修复政策动态
7.2.3 土壤修复行业现状
7.2.4 土壤修复市场规模
7.2.5 土壤修复资金投入
7.2.6 土壤修复专利申请
7.2.7 土壤修复需求延伸
7.2.8 土壤修复竞争格局
7.2.9 土壤修复区域格局
7.3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商业模式分析
7.3.1 土壤修复商业模式
7.3.2 工业场地商业模式
7.3.3 矿山修复商业模式
7.3.4 耕地修复商业模式
7.3.5 项目建设运营模式
7.4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技术分析
7.4.1 铜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7.4.2 OCP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7.4.3 工业污染重金属修复技术
7.4.4 石油污染区土壤修复技术
7.4.5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技术
7.4.6 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7.5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投资形势分析
7.5.1 投资回报对比
7.5.2 整体投资情况
7.5.3 项目结构分布
7.5.4 区域项目分布
7.5.5 项目建设主体
7.5.6 项目投资动态
7.5.7 未来发展展望
第八章 2019-2021年环保设备行业分析
8.1 环保设备的基本分类
8.1.1 垃圾处理设备
8.1.2 污水处理设备
8.1.3 环境监测仪器
8.1.4 空气净化器
8.1.5 净水器
8.2 中国环保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8.2.1 行业产业链条
8.2.2 行业发展现状
8.2.3 企业基本状况
8.2.4 新技术的应用
8.2.5 发展趋势展望
8.3 2019-2021年中国环保设备市场运行状况
8.3.1 环保设备总体市场发展规模
8.3.2 细分环保设备产量规模分析
8.3.3 环保设备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
8.3.4 环境监测设备市场发展状况
8.3.5 环保设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
8.4 2018-2020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分析
8.4.1 2018-2020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趋势
8.4.2 2018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情况
8.4.3 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情况
8.4.4 2020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情况
8.4.5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分布情况
8.5 我国环保设备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8.5.1 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8.5.2 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8.5.3 产业的管理实践措施
8.5.4 产业需加强自主创新
8.6 环保装备制造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条件
8.6.1 基本要求
8.6.2 技术创新能力
8.6.3 工艺技术和产品要求
8.6.4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8.6.5 人员培训及监督管理
第九章 2019-2021年环保服务业分析
9.1 环保服务业的地位及意义
9.1.1 产业链分析
9.1.2 行业定义解析
9.1.3 行业基本特征
9.1.4 行业发展地位
9.1.5 行业影响分析
9.1.6 行业意义剖析
9.1.7 国际经验借鉴
9.2 2019-2021年中国环保服务行业运行分析
9.2.1 行业运行规模
9.2.2 行业从业人数
9.2.3 企业数量分析
9.2.4 企业竞争格局
9.2.5 细分领域发展
9.2.6 行业发展前景
9.3 2019-2021年水环境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9.3.1 行业发展特点
9.3.2 行业需求结构
9.3.3 市场竞争格局
9.3.4 行业壁垒分析
9.3.5 行业影响因素
9.3.6 行业经营模式
9.4 2019-2021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分析
9.4.1 基本概念分析
9.4.2 行业发展现状
9.4.3 企业运行状况
9.4.4 产业扶持政策
9.4.5 监测形式分析
9.4.6 市场竞争格局
9.4.7 行业投资布局
9.4.8 市场化的困境
9.4.9 质量管理建议
9.5 2019-2021年节能服务业发展分析
9.5.1 行业政策驱动
9.5.2 产值规模状况
9.5.3 行业运行状况
9.5.4 合同能源现状
9.5.5 行业发展问题
9.5.6 行业发展建议
9.5.7 行业发展趋势
9.6 中国环境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1 环境服务业存在的不足
9.6.2 环境服务业与国外的差距
9.6.3 环境服务行业发展的困境
9.6.4 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9.6.5 提升环境服务业水平的路径
第十章 2019-2021年中国智慧环保发展分析
10.1 智慧环保系统总体架构分析
10.1.1 系统概况
10.1.2 总体架构
10.1.3 环境数据中心
10.1.4 支撑平台建设
10.1.5 应用体系结构
10.2 智慧环保参与主体分析
10.2.1 智慧环保参与类型
10.2.2 智慧环保监管者
10.2.3 智慧环保生产者
10.2.4 智慧环保消费者
10.3 智慧环保服务机构分析
10.3.1 智慧环保服务类型
10.3.2 智慧环保服务市场
10.3.3 服务市场发展方向
10.4 智慧环保技术应用分析
10.4.1 5G技术的应用
10.4.2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10.4.3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10.4.4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10.5 智慧环保发展状况
10.5.1 智慧环保发展阶段
10.5.2 智慧环保政策环境
10.5.3 智慧环保发展现状
10.5.4 智慧环保市场规模
10.5.5 智慧环保运营模式
10.5.6 智慧环保信息化建设
10.5.7 智慧环保行业竞争格局
10.5.8 智慧环保区域应用案例
10.6 智慧环保发展机遇及挑战
10.6.1 智慧环保发展机遇
10.6.2 智慧环保的制约因素
10.6.3 智慧环保面临的问题
10.6.4 智慧环保发展的建议
第十一章 2019-2021年中国环保技术发展分析
11.1 环保技术发展综述
11.1.1 环境保护技术发展概况
11.1.2 环保产业技术发展重点
11.1.3 生态农业环保技术应用
11.1.4 市政工程环保技术应用
11.1.5 检测技术及其设备分析
11.1.6 纳米技术的应用分析
11.1.7 生物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11.1.8 环保技术推广问题分析
11.1.9 环保技术推广对策与建议
11.2 2018-2020年中国环保技术专利发展状况分析
11.2.1 技术专利申请情况
11.2.2 专利申请主体分析
11.2.3 专利发展问题分析
11.2.4 技术专利发展建议
11.2.5 环保专利强制许可
11.3 中国环保行业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11.3.1 环保技术创新周期性
11.3.2 环保技术创新难点
11.3.3 环保技术创新方向
11.3.4 环保技术创新路径
11.3.5 技术创新核心要素
11.4 中国环保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11.4.1 环保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11.4.2 污泥处理技术路线趋势
11.4.3 环保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11.4.4 环保产业技术需求方向
11.4.5 新型环保技术发展分析
第十二章 2019-2021年中国主要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
12.1 江苏省
12.1.1 产业发展分析
12.1.2 资金支持状况
12.1.3 产业发展政策
12.1.4 企业发展动态
12.1.5 产业问题分析
12.1.6 产业发展建议
12.1.7 垃圾分类困境
12.1.8 垃圾分类建议
12.2 浙江省
12.2.1 产业发展成效
12.2.2 重点发展领域
12.2.3 垃圾分类实践
12.2.4 行动实施方案
12.2.5 产业问题分析
12.2.6 政策发展动态
12.2.7 产业发展措施
12.2.8 产业发展目标
12.3 广东省
12.3.1 生态环境状况
12.3.2 产业发展概况
12.3.3 政策发展动态
12.3.4 产业发展动态
12.3.5 产业发展问题
12.3.6 行业发展建议
12.3.7 产业发展方向
12.4 北京市
12.4.1 生态环境状况
12.4.2 产业发展优势
12.4.3 产业发展概述
12.4.4 垃圾分类进展
12.4.5 政策动态分析
12.4.6 产业行动计划
12.4.7 重点发展方向
12.5 天津市
12.5.1 产业发展态势
12.5.2 再生资源智能回收
12.5.3 产业政策动态
12.5.4 项目建设动态
12.5.5 产业发展策略
12.5.6 环境治理计划
12.5.7 产业发展目标
12.6 重庆市
12.6.1 生态环境状况
12.6.2 产业发展状况
12.6.3 产业参与主体
12.6.4 政策完善动态
12.6.5 节能环保状况
12.6.6 产业合作动态
12.6.7 产业生态规划
12.7 上海市
12.7.1 产业发展概述
12.7.2 产业投资计划
12.7.3 产业发展重点
12.7.4 产业相关政策
12.7.5 产业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国内环保产业主要产业园发展案例
13.1 盐城环保科技城
13.1.1 园区发展概况
13.1.2 园区发展动因
13.1.3 园区目标定位
13.1.4 园区发展现状
13.1.5 工作发展成果
13.1.6 园区项目动态
13.2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
13.2.1 园区发展概况
13.2.2 园区的优惠政策
13.2.3 园区的项目动态
13.3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
13.3.1 园区发展概况
13.3.2 园区发展现状
13.3.3 园区发展经验
13.3.4 园区项目动态
13.3.5 低碳引导策略
13.4 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
13.4.1 园区发展概况
13.4.2 园区优惠政策
13.4.3 园区合作动态
13.4.4 园区项目动态
13.5 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
13.5.1 园区发展概况
13.5.2 园区发展现状
13.5.3 园区发展模式
13.5.4 园区总体规划
13.6 辽宁(丹东)环保产业园区
13.6.1 园区发展概况
13.6.2 园区优势分析
13.6.3 园区优惠政策
13.6.4 总体建设规划
13.6.5 发展任务思路
13.7 其它环保产业园介绍
13.7.1 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
13.7.2 西安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
13.7.3 广东罗定市双东环保工业园
13.7.4 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
第十四章 2017-2020年环保产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
14.1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1.1 企业发展概况
14.1.2 经营效益分析
14.1.3 业务经营分析
14.1.4 财务状况分析
14.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4.1.6 公司发展战略
14.1.7 未来前景展望
14.2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2.1 企业发展概况
14.2.2 经营效益分析
14.2.3 业务经营分析
14.2.4 财务状况分析
14.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4.2.6 公司发展战略
14.2.7 未来前景展望
14.3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3.1 企业发展概况
14.3.2 经营效益分析
14.3.3 业务经营分析
14.3.4 财务状况分析
14.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4.3.6 公司发展战略
14.3.7 未来前景展望
14.4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4.4.1 企业发展概况
14.4.2 经营效益分析
14.4.3 业务经营分析
14.4.4 财务状况分析
14.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4.4.6 公司发展战略
14.4.7 未来前景展望
14.5 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4.5.1 企业发展概况
14.5.2 经营效益分析
14.5.3 业务经营分析
14.5.4 财务状况分析
14.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4.5.6 公司发展战略
14.5.7 未来前景展望
14.6 兴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6.1 企业发展概况
14.6.2 经营效益分析
14.6.3 业务经营分析
14.6.4 财务状况分析
14.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4.6.6 公司发展战略
14.6.7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五章 2019-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投资项目案例深度解析
15.1 环保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线升级项目
15.1.1 项目方案概况
15.1.2 项目的必要性
15.1.3 项目的可行性
15.1.4 项目环保情况
15.1.5 项目投资概算
15.1.6 项目经济效益
15.2 宜宾市翠屏区天柏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项目
15.2.1 项目方案概况
15.2.2 项目的必要性
15.2.3 项目的可行性
15.2.4 项目环保情况
15.2.5 项目投资概算
15.2.6 项目经济效益
15.3 苏迪罗环保在线监测及环保大数据项目
15.3.1 项目基本概况
15.3.2 项目的必要性
15.3.3 项目的可行性
15.3.4 项目投资概算
15.3.5 项目效益分析
15.4 资郯城危废综合处置中心项目
15.4.1 项目投资概况
15.4.2 项目基本情况
15.4.3 项目影响分析
15.4.4 项目投资风险
15.5 华控赛格公司土壤修复项目
15.5.1 项目投资背景
15.5.2 项目基本情况
15.5.3 项目投资概算
15.5.4 项目投资价值
15.5.5 项目运营方式
15.5.6 项目经济效益
15.6 太原市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污泥处理BOT项目
15.6.1 项目投资背景
15.6.2 项目基本情况
15.6.3 项目投资主体
15.6.4 项目建设内容
15.6.5 项目结算方式
15.6.6 项目投资风险
第十六章 2019-2021年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分析
16.1 环保产业投融资发展综述
16.1.1 产业投融资政策环境
16.1.2 产业证券市场投融资状况
16.1.3 产业投融资产品创新分析
16.1.4 产业投融资的发展建议
16.2 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16.2.1 传统投融资模式
16.2.2 现代投融资模式
16.2.3 投融资模式比较
16.3 2019-2021年环保PPP模式发展分析
16.3.1 全国PPP管理库项目发展规模
16.3.2 环保类PPP投资项目特点分析
16.3.3 环保类PPP投资项目发展状况
16.3.4 环保类PPP项目地区分布情况
16.3.5 环保类PPP项目回归理性发展
16.3.6 PPP在环保项目应用中的问题
16.3.7 土壤修复业PPP模式发展潜力
16.3.8 环保PPP项目市场发展机遇
16.4 环保PPP项目盈利模式分析
16.4.1 项目资金来源
16.4.2 项目运营效益
16.4.3 项目回报机制
16.4.4 项目退出方式
16.5 环保PPP模式项目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16.5.1 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16.5.2 项目融资的对策建议
16.5.3 项目融资的案例分析
第十七章 2019-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
17.1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水务行业投资动态分析
17.1.1 投资项目综述
17.1.2 投资区域分布
17.1.3 投资模式分析
17.1.4 典型投资案例
17.2 水务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动态分析
17.2.1 投资规模统计
17.2.2 投资区域分布
17.2.3 投资模式分析
17.2.4 典型投资案例
17.3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污水处理领域投资动态分析
17.3.1 投资项目综述
17.3.2 投资区域分布
17.3.3 投资模式分析
17.3.4 典型投资案例
17.4 2019-2021年各地环保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17.4.1 陕西省
17.4.2 安徽省
17.4.3 河南省
17.4.4 广东省
第十八章 2021-2025年中国环保产业的投资建议
18.1 中国环保产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18.1.1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18.1.2 市场机会矩阵分析
18.1.3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18.2 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壁垒分析
18.2.1 竞争壁垒
18.2.2 技术壁垒
18.2.3 资金壁垒
18.3 2021-2025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18.3.1 行业投资建议
18.3.2 投资风险提醒
第十九章 2021-2025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9.1 环保产业新兴市场前景展望
19.1.1 烟气脱硫市场
19.1.2 污泥发电行业
19.1.3 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业
19.2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9.2.1 产业全球发展趋势
19.2.2 产业整体发展趋势
19.2.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9.2.4 未来空间布局趋势
19.3 2021-2025年中国环保产业预测分析
第二十章 2019-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政策法规分析
20.1 中国环保产业政策背景
20.1.1 环保产业政策法规的重要性
20.1.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综述
20.2 政策对环保产业的影响分析
20.2.1 政策滞后制约环保产业的发展
20.2.2 政府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20.2.3 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扶持
20.3 中国环保产业政策法规动态
20.3.1 环保产业政策大力推进
20.3.2 疫情防控下污染防治意见
20.3.3 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20.3.4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20.3.5 固废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20.3.6 生态环境“放管服”改革
20.3.7 环保标准政策法规动态
20.3.8 环保产业重点政策梳理
20.4 环境保护“费改税”制度分析
20.4.1 发展历程
20.4.2 正式实施
20.4.3 改革意义
20.4.4 收费标准
20.4.5 存在问题
第二十一章 2019-2021年环保产业规划分析
21.1 环保产业规划整体发展情况
21.1.1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21.1.2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1.1.3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意见
21.1.4 推进农村黑臭水体处理
21.1.5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21.2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1.2.1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21.2.2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1.2.3 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21.2.4 强化科技支撑
21.2.5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21.2.6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21.2.7 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21.2.8 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21.2.9 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
21.2.10 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21.3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1.3.1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
21.3.2 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21.3.3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
21.3.4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21.3.5 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
21.3.6 加强污染源监管
21.3.7 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
21.3.8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21.3.9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21.3.10 加强目标考核
21.4 《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21.4.1 出台背景及意义
21.4.2 办法的主要内容
21.4.3 污染物排放标准
21.4.4 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21.5 环保产业“十四五”相关发展规划
21.5.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1.5.2 水污染防治新目标
21.5.3 大气污染防治新思路
21.5.4 地方碳达峰发展规划
21.5.5 土壤污染防治四大行动
21.6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规划
21.6.1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6.2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21.6.3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
21.6.4 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任务
21.7 制定产业规划建议
21.7.1 环保产业规划融合创新
21.7.2 环保产业规划经验借鉴
21.7.3 制定环保产业规划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 中国环境标志Ⅰ型
图表2 中国环境标志II型
图表3 2015-2022年全球环保产业规模及增长情况
图表4 2019年全球环保产业细分领域分布情况
图表5 2019年全球环保产业区域结构分布情况
图表6 2015-2022年全球环保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图表7 美国环保产业的分类及其内容
图表8 美国经济周期和环保发展史
图表9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周期指标
图表10 日本对环保产业的分类
图表11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阶段
图表12 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组织结构
图表13 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4 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5 2021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6 2021年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图表17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图表18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图表19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 2015-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21 2020年4季度和全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22 2015-2020年GDP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23 2015-2020年GDP环比增长速度
图表24 2021年1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25 GDP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26 GDP环比增长速度
图表27 2019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图表28 201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图表29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图表30 2019-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图表31 2020-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图表32 2016-202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3 2020年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图表34 2018、2019年列入统计的相同样本企业环保业务营业收入
图表35 2019年列入统计的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占比
图表36 2019年环保企业各领域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