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中国的行业报告门户弘博报告!
分享到: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水务产业分析及发展规划综合研究预测报告
2023-03-04
  • [报告ID] 188261
  • [关键词] 智慧水务产业分析
  • [报告名称]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水务产业分析及发展规划综合研究预测报告
  • [交付方式] EMS特快专递 EMAIL
  • [完成日期] 2023/3/3
  • [报告页数] 页
  • [报告字数] 字
  • [图 表 数] 个
  • [报告价格] 印刷版8000 电子版8000 印刷+电子8500
  • [传真订购]
加入收藏 文字:[    ]
报告简介

行业概况

1、定义

智慧水务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感知城镇水务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对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处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形成融合智能感知、智能仿真、智能诊断、智能预警、智能调度、智能处置、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的全方位水务系统,从而实现水务系统全流程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运行管理。

智慧水务通过结合传感器、通信网络、水务信息系统提升水务信息化水平,实现水务管理协同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务服务便捷化。智慧水务系统由智慧给水系统、智慧排水系统、智慧防洪系统、智慧污水回用系统、智慧节水系统等子系统构成。

2、产业链剖析: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

智慧水务产业链包括上游感知层和传输层,中游平台层以及下游应用层。

上游感知层是智慧水务对涉水区域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设施网络,为后续信息处理和相应决策行为提供海量、精准的数据信息支撑,主要包括检测设备、流量设备和探测设备;传输层是智慧水务实现无缝连接、全方位覆盖的重要保障性网络集群,担负着高速率、低损耗、安全可靠地连接感知层和平台层的任务,主要包括有线宽带、5G/4G、WIFI等。

中游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各类智慧水务应用并推动成果转化,包括支撑软件、系统集成和云计算中心等。下游应用层与涉水业务和水务管理的需求相结合,是智慧水务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从产业布局来看,在上游领域,设备供应商代表企业有华旭科技、宁水集团、东海集团、南方泵业、南方阀门、格兰富等。信号传输服务商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

在产业链中游,市场上专门从事水务系统集成与平台开发的企业数量不多,且大多数处于起步阶段,典型代表包括大禹节水、威派格、新天科技、三川智慧、山科智能、青岛积成、迈拓股份、中科物联等。

在产业链下游领域,水务运营和管理代表企业有中国水务、北控水务、首创环保、碧水源、洪城环境、创业环保、兴蓉环境、海峡环保、岭南股份、海天股份等。

行业发展历程:“智慧水务3.0”时期行业快速发展

从技术发展历程来看,伴随着驱动力和技术基础的迭代发展,国内智慧水务行业经历了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的蜕变,自智慧水务1.0发展至智慧水务3.0。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驱动下,我国智慧水务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行业政策背景:“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为主旋律

2021-2022年,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还同步印发了《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系列文件明确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单,以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和构建“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为主要发展方向。

行业发展背景

1、供水管网迅速扩张,管理压力大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供排水量持续增长,供排水管网迅速扩张,面对分散的管网、用户、泵站、水厂管理,要求水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能跟上快速的发展,因而水务部门和企业亟需建立一个支撑整个供排水管理的智慧水务平台。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2010-2021年,我国供水管道长度及供水普及率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2021年,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05.99万公里,较2020年增长5.26%;城市用水普及率进一步上升至99.38%。

2、漏损率居高不下,拉动管网维护智慧化需求

我国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主要原因为我国水生产公司一般采取垄断经营或者一体化经营,整体运行效率较为低下;同时,水生产行业设备陈旧以及二次供水设备产权模糊造成了大量的泡水、漏水。2012-2020年,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保持在13%以上,2020年为13.4%,整体漏损率过高。

2022年3月15日,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计划选择不超过50个具有较好示范推广意义的城市(县城)建成区开展试点,并要求到2025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2021年,我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虽降为12.75%,但距离8%的参考指标仍有4.75个百分点的差距。为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水务部门需要通过智慧水务检测和管理供水设备和管网,加强管网维护和管理。

3、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污水处理需求上升

根据中国住建部发布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5-2021年中国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2021年中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为626亿立方米,县城污水排放量为109亿立方米,村镇污水排放量约191亿立方米,合计926亿立方米,我国的污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

注:村镇部分(镇乡级特殊区域、乡及建制镇)污水排放量为依据城乡统计年鉴中各级别污水处理能力及当年污水处理率测算,仅供参考。

行业发展现状

1、智慧水务行业参与者数量迅速增长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截至2023年1月4日,中国智慧水务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13476家,其中以2021年为主要注册热潮,该年注册企业数量为5482家;2022年热度稍有下降,注册企业数量为3745家;2023开年已有17家智慧水务企业注册。

2、智慧水务项目主要以招投标形式开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智慧水务项目的开展由政府主导,主要由当地水务主管部门以及水务企业进行项目招标,由工程设备公司或智慧水务系统公司来进行投标。

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以“智慧水务”为关键词搜索,得到2021年我国智慧水务相关中标项目25个。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排在中标金额第一位的为吴江“智慧水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标金额为1336.8万元;第二位为辽源经济开发区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辽源经济开发区智慧水务建设工程,中标金额为1164.09万元。

从项目类型来看,我国智慧水务项目采购内容包括货物类、工程类和服务类。2021年,我国智慧水务招标项目中货物类项目5个,工程类项目1个,服务类项13个,未分类项目3个。

3、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

智慧水务发展情况与城镇发展情况紧密相连,在中国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发展背景下,城镇水务建设需求不断提高,智慧水务可显著提升水务管理效率,其应用规模逐步扩大。

按照中国水务建设规模、智能技术在中国水务市场的渗透率以及智慧水务项目平均市场价格进行计算,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5.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64%。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主要分布在山东和广东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智慧水务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特别以山东和广东为代表。截至2023年1月4日,山东共有相关智慧水务企业数1857家,广东则有1709家。

2、企业竞争:大禹节水、威派格等为行业龙头

从竞争层次来看,中国智慧水务行业的企业主要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以仪器仪表和自动供水设备等水务信息化硬件产品为核心产品及主要收入来源的设备生产商,通过设备与信息化技术融合为水务企业客户提供水务信息化服务,这类企业以上市公司新天科技、威派格为代表;第二类是以自主研发水务信息系统软件为核心产品的专业领域软件企业,即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嵌入式软件智能终端集成外采的传感器、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设备为水务企业提供水务信息服务,该类企业以和达科技、三高股份、易维信息为代表;第三类是近年来加快布局智慧水务业务的大型IT公司,如华为、腾讯、阿里等,这些公司有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等基础技术的优势。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智慧水务行业三大龙头企业是大禹节水、威派格和汉威科技。2021年,全国智慧水务行业销售收入为102.9亿元,其中大禹节水的智慧水务业务营业收入达35.15亿元,市占率为34.16%,排名第一;威派格和汉威科技的智慧水务业务营业收入为12.64亿元和11.99亿元,市占率分别为12.28%和11.65%;其余企业市场份额均低于10%。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前景: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50亿元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国内供水、排水现状以及水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水务管理过程中控制漏损等问题)均为智慧水务营造了发展环境。当前,智慧水务还有很大的市场可开发,如积极探索如何实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人机交互的综合应用等。未来我国智慧水务前景可观,将继续以6.64%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智慧水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2、发展趋势: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在政策的推动下,“十四五”时期,我国智慧水务将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加速发展。

未来,国家政策将继续支持智慧水利系统的建设,刺激智慧水务行业竞争加剧。同时,伴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务的系列产品将会持续探索如何实现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水务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报告目录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水务产业分析及发展规划综合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智慧水务行业相关概述分析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政策法规环境
2.1.1 智慧水务政策的演变
2.1.2 智慧水务行业相关标准
2.1.3 城镇供水价格政策出台
2.1.4 农村饮用水提标改造政策
2.1.5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
2.1.6 供水管网智能改造政策
2.1.7 智慧水务相关利好政策
2.2 宏观经济环境
2.2.1 宏观经济概况
2.2.2 对外经济分析
2.2.3 工业经济运行
2.2.4 固定资产投资
2.2.5 宏观经济展望
2.3 社会与人口环境
2.3.1 居民收入水平
2.3.2 社会消费规模
2.3.3 居民消费结构
2.3.4 老旧小区改造
2.3.5 城镇化发展加快
2.4 信息技术环境
2.4.1 水利信息化基础坚实
2.4.2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2.4.3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2.4.4 5G通讯技术的发展
2.5 疫情下的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分析
2.5.1 国外疫情现状分析
2.5.2 国内疫情现状分析
2.5.3 在疫情中的应用价值
2.5.4 智慧水务的应用案例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水务产业环境分析
3.1 水务行业发展分析
3.1.1 水务行业产业链
3.1.2 水务行业发展概况
3.1.3 水务企业数量规模
3.1.4 水务行业竞争格局
3.1.5 水务企业运营状况
3.1.6 水务行业投资状况
3.1.7 供水管道建设情况
3.1.8 水价变动走势分析
3.1.9 水务行业运营模式
3.1.10 水务行业发展方向
3.2 智慧城市行业分析
3.2.1 智慧城市产业基本概述
3.2.2 智慧城市产业链全景
3.2.3 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
3.2.4 智慧城市的发展规模
3.2.5 智慧城市中标项目规模
3.2.6 智慧城市发展的主体
3.2.7 智慧城市的产业分类
3.2.8 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
3.2.9 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分析
4.1 智慧水务持续发展的因素
4.1.1 市场因素分析
4.1.2 竞争因素分析
4.1.3 资本因素分析
4.2 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综况
4.2.1 智慧水务产业链分析
4.2.2 智慧水务发展阶段
4.2.3 智慧水务市场规模
4.2.4 地区建设进程加快
4.2.5 智慧水务典型案例
4.3 智慧水务行业竞争格局
4.3.1 市场主体分类
4.3.2 企业规模统计
4.3.3 整体竞争格局
4.3.4 供应商主体分类
4.3.5 互联网企业布局
4.3.6 能源央企布局
4.3.7 兼并重组加快
4.4 智慧水务行业发展问题
4.4.1 智慧水务发展缓慢
4.4.2 智慧水务认知问题
4.4.3 水务信息要素欠缺
4.4.4 资源共享服务欠缺
4.4.5 水务数据问题突出
4.4.6 智慧水务人才不足
4.5 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对策
4.5.1 落实系统顶层设计
4.5.2 完善各地评价体系
4.5.3 智能化水平偏低
4.5.4 需跨领域实现协同
4.5.5 服务体系搭建融合
4.5.6 共享开放平台数据
4.5.7 转变整体管理观念
第五章 2020-2022年城市智慧水务发展布局分析
5.1 城市智慧水务发展综况
5.1.1 城市智慧水务的内涵
5.1.2 城市智慧水务的作用
5.1.3 典型城市的建设方案
5.1.4 城市智慧水务建设动因
5.1.5 城市智慧水务建设不足
5.1.6 城市智慧水务建设措施
5.2 深圳市
5.2.1 城市水务发展状况
5.2.2 智慧水务应用体系
5.2.3 智慧水务一期工程
5.2.4 智慧水厂运营项目
5.2.5 企业发展布局分析
5.2.6 龙岗区智慧水务建设
5.2.7 智慧水务相关规划
5.3 南京市
5.3.1 智慧水务发展状况
5.3.2 智慧水务建设目标
5.3.3 智慧水务建设内容
5.3.4 智慧水务项目动态
5.3.5 智慧水务建设效益
5.4 济宁市
5.4.1 智慧水务建设背景
5.4.2 智慧水务建设优势
5.4.3 企业布局智慧水务
5.4.4 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5 天津市
5.5.1 智慧水务建设思路
5.5.2 智慧水务发展特点
5.5.3 智慧水厂建设项目
5.5.4 智慧水务建设目标
5.5.5 智慧水务投资规划
5.5.6 企业发展布局分析
5.6 大连市
5.6.1 智慧水务建设目标
5.6.2 智慧水务建设模式
5.6.3 智慧水务总体框架
5.6.4 智慧水务建设内容
第六章 2020-2022年智慧水务细分行业分析
6.1 智能水表行业分析
6.1.1 水表产品的升级历程
6.1.2 智能水表产业链分析
6.1.3 智能水表产业政策分析
6.1.4 智能水表专利申请状况
6.1.5 智能水表产业需求分析
6.1.6 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分析
6.1.7 智能水表典型企业分析
6.1.8 智能水表企业发展趋势
6.2 二次供水行业分析
6.2.1 二次供水的基本介绍
6.2.2 二次供水行业发展特性
6.2.3 二次供水相关政策分析
6.2.4 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分析
6.2.5 二次供水市场格局分析
6.2.6 二次供水设备市场规模
6.2.7 二次供水市场投资壁垒
6.2.8 二次供水市场发展前景
6.3 污水资源化处理行业分析
6.3.1 污水资源化的基本内涵
6.3.2 污水资源化的发展历程
6.3.3 污水资源化的相关政策
6.3.4 污水排放及处理规模
6.3.5 污水资源化的项目动态
6.3.6 污水资源化的应用技术
6.3.7 污水资源化的投资建议
6.3.8 污水资源化的相关规划
第七章 智慧水务应用的先进技术分析
7.1 先进技术总体应用分析
7.2 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
7.2.1 物联网技术的内涵
7.2.2 物联网典型技术应用
7.2.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
7.2.4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层次
7.3 云计算技术分析
7.3.1 云计算典型技术应用
7.3.2 水务管理云平台基本内涵
7.3.3 水务管理云平台推广效益
7.3.4 水务管理云平台系统结构
7.4 大数据分析技术
7.4.1 水务大数据的主要分类
7.4.2 水务大数据的分析技术
7.4.3 大数据在水务业务的应用
7.4.4 水务行业大数据应用综况
7.4.5 水务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
7.4.6 水务企业大数据运营困境
7.4.7 水务企业大数据实施路径
7.4.8 水务行业大数据应用方向
7.4.9 水务行业大数据应用前景
7.5 人工智能技术
7.5.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阶段
7.5.2 人工智能供水的应用综况
7.5.3 人工智能供水的应用场景
7.5.4 人工智能供水的应用困境
7.5.5 人工智能供水的应用前景
7.6 其他应用技术分析
7.6.1 5G通信技术
7.6.2 数字孪生技术
7.6.3 移动互联技术
7.6.4 SOA技术分析
7.6.5 信息安全技术
7.6.6 实时动态监测技术
7.6.7 BIM建筑信息管理技术
7.6.8 GIS地理信息技术
7.6.9 3D打印技术
7.6.10 VR技术
第八章 智慧水务系统平台架构及建设分析
8.1 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内容
8.1.1 智慧生产
8.1.2 智慧管理
8.1.3 智慧服务
8.1.4 综合系统
8.2 智慧水务系统的总体架构
8.2.1 总体架构图
8.2.2 感知层分析
8.2.3 网络层分析
8.2.4 数据层分析
8.2.5 业务应用层
8.3 智慧水务业务体系搭建内容
8.3.1 生产体系内容
8.3.2 营销体系内容
8.3.3 管理体系内容
8.3.4 信息体系内容
8.4 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分析
8.4.1 系统整体结构
8.4.2 系统主要组成
8.4.3 系统研究重点
8.5 智慧水务供应链管理系统分析
8.5.1 系统应用价值
8.5.2 系统应用需求
8.5.3 系统设计原则
8.5.4 系统主要内容
8.6 智慧水务系统平台的应用和建设
8.6.1 系统平台内容总线
8.6.2 系统平台软件构成
8.6.3 数据中心内容建设
8.6.4 企业及公共信息平台
第九章 2019-2022年智慧水务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9.1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9.1.1 企业发展概况
9.1.2 公司主要业务
9.1.3 布局智能水厂
9.1.4 经营效益分析
9.1.5 业务经营分析
9.1.6 财务状况分析
9.1.7 核心竞争力分析
9.1.8 公司发展战略
9.1.9 未来前景展望
9.2 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业发展概况
9.2.2 主要业务领域
9.2.3 核心技术分析
9.2.4 经营效益分析
9.2.5 业务经营分析
9.2.6 财务状况分析
9.2.7 核心竞争力分析
9.2.8 公司发展战略
9.2.9 未来前景展望
9.3 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业发展概况
9.3.2 主要业务模式
9.3.3 经营效益分析
9.3.4 业务经营分析
9.3.5 财务状况分析
9.3.6 核心竞争力分析
9.3.7 公司发展战略
9.3.8 未来前景展望
9.4 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4.1 企业发展概况
9.4.2 主要业务产品
9.4.3 智慧水务布局
9.4.4 经营效益分析
9.4.5 业务经营分析
9.4.6 财务状况分析
9.4.7 核心竞争力分析
9.4.8 公司发展战略
9.4.9 未来前景展望
9.5 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1 企业发展概况
9.5.2 主要业务模式
9.5.3 经营效益分析
9.5.4 业务经营分析
9.5.5 财务状况分析
9.5.6 核心竞争力分析
9.5.7 公司发展战略
9.5.8 未来前景展望
9.6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6.1 企业发展概况
9.6.2 公司主要业务
9.6.3 智慧水务产品
9.6.4 经营效益分析
9.6.5 业务经营分析
9.6.6 财务状况分析
9.6.7 核心竞争力分析
9.6.8 未来前景展望
9.7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9.7.1 企业发展概况
9.7.2 主要业务模式
9.7.3 海外业务布局
9.7.4 经营效益分析
9.7.5 业务经营分析
9.7.6 财务状况分析
9.7.7 核心竞争力分析
9.7.8 公司发展战略
9.7.9 未来前景展望
9.8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8.1 企业发展概况
9.8.2 主要业务模式
9.8.3 项目投资动态
9.8.4 经营效益分析
9.8.5 业务经营分析
9.8.6 财务状况分析
9.8.7 核心竞争力分析
9.8.8 公司发展战略
9.8.9 未来前景展望
9.9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9.9.1 企业发展概况
9.9.2 主要业务分析
9.9.3 业务开展情况
9.9.4 经营效益分析
9.9.5 业务经营分析
9.9.6 财务状况分析
9.9.7 核心竞争力分析
9.9.8 未来前景展望
9.10 智慧水务典型非上市公司发展分析
9.10.1 智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10.2 深圳市科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9.10.3 深圳市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9.10.4 水联网技术服务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第十章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项目建设分析
10.1 智慧水务千万级别招投标项目分析
10.1.1 招标项目规模
10.1.2 主要项目汇总
10.1.3 招标项目分布
10.2 地区智慧水务典型项目分析
10.2.1 各地区市场规模分布
10.2.2 华东地区典型项目分析
10.2.3 华南地区典型项目分析
10.2.4 华中地区典型项目分析
10.2.5 华北地区典型项目分析
10.2.6 西北地区典型项目分析
10.2.7 西南地区典型项目分析
10.2.8 东北地区典型项目分析
10.3 5G+智慧水务项目分析
10.3.1 宁波江北5G智慧水务项目
10.3.2 深圳5G智慧水厂项目
10.3.3 苏州5G智慧水利项目
10.3.4 广西5G智慧水利项目
10.3.5 湖北5G智慧水务项目
10.4 企业参与智慧水务项目分析
10.4.1 企业中标项目投资金额分析
10.4.2 华为中标深圳智慧水务工程
10.4.3 百度中标大型智慧水务项目
10.4.4 腾讯合作的智慧水务项目分析
10.4.5 阿里参与的智慧水务项目分析
10.5 城市智慧供水关键设备厂房项目分析
10.5.1 项目基本情况
10.5.2 项目投资内容
10.5.3 项目报批情况
10.5.4 项目经济效益
10.5.5 项目投资影响
10.5.6 项目投资必要性
10.5.7 项目投资可行性
10.6 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10.6.1 项目基本情况
10.6.2 项目投资金额
10.6.3 项目具体内容
10.6.4 项目投资必要性
10.6.5 项目投资可行性
10.6.6 项目经济效益
第十一章 智慧水务行业投资价值及风险分析
11.1 智慧水务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1.1.1 改善水资源浪费情况
11.1.2 水务行业的并购重组
11.1.3 提升突发事件掌控力
11.1.4 城镇建设更加智能化
11.1.5 顺应并助力信息革命
11.2 智慧水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1.2.1 政策风险分析
11.2.2 技术创新风险
11.2.3 市场竞争风险
11.2.4 经营管理风险
11.2.5 人才流失风险
11.2.6 技术研发风险
11.2.7 投资收购风险
11.3 水务公司智慧水务信息化投资规划
11.3.1 智慧水务投资规划
11.3.2 智慧水务蓝图设计
11.3.3 智慧水务规划实施
第十二章 2023-2027年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
12.1 智慧水务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12.1.1 智慧水务发展的政策机遇
12.1.2 符合企业信息化转型需求
12.1.3 智慧水务市场发展空间预测
12.1.4 智慧水务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12.1.5 智慧水厂发展前景及方向
12.1.6 智慧水务“十四五”发展重点
12.2 智慧水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2.2.1 行业发展精细化
12.2.2 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12.2.3 吸引投资资金进入
12.2.4 高水平技术人才集聚
12.2.5 供应商发展趋势
12.3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预测分析
12.3.1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2.3.2 2023-2027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 智慧水务的结构
图表 智慧水务系统的构成
图表 智慧水务的核心技术
图表 供水水质综合达标率提升分析
图表 能源利用率提升分析
图表 供水保障率提升分析
图表 任务协同度提升分析
图表 用户满意度及首次来电解决率提升分析
图表 中国智慧水务政策的演变
图表 《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和《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图表 供水价格新机制鼓励供水行业信息化投入
图表 智慧水务相关支持政策
图表 2018-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22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 2018-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 2018-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文字:[    ] [ 打印本页 ] [ 返回顶部 ]
1.客户确定购买意向
2.签订购买合同
3.客户支付款项
4.提交资料
5.款到快递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