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高真空压铸模具,是应用在高真空压铸工艺中,具有高密封性特征的模具。 真空压铸包括普通真空压铸、高真空压铸两种。高真空压铸是液态金属在高压作用下高速充填模具型腔并冷却凝固成型形成铸件的工艺。高真空压铸的真空度一般在91-96kPa范围内,需要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真空度设定值。 高真空压铸在高度真空环境下进行,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气体存在导致的气孔、氧化等问题,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内部缺陷少,且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减少材料浪费、生产成本低,可以应用在电子、汽车、船舶、医疗器械、精密仪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高真空压铸系统主要由真空机、排气阀、模具等组成,工作时真空机抽真空,排气阀排出模具内的气体,若模具密封性不足,会导致真空度下降。因此高真空压铸模具设计、制造要求高。例如,高真空压铸模具的分型面、顶杆、滑块等均需要考虑密封性,需要设置密封槽;为实现各组件组合后,气体泄漏量达到目标,组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必要时可增加密封板与缓冲气槽,若少量气体进入,利用缓冲气槽抽出。 从材料选择方面来看,由于在高压下液态金属高速充填模具型腔,高真空压铸模具需要承受压力、冲击、摩擦、高温等,通常采用高强度、耐高温、高热导率、耐磨、耐腐蚀、疲劳寿命长的材料制造而成,例如合金钢、高速钢等。 在汽车工业,为实现节能减排,轻量化发展成为趋势,铸件应用比例不断上升。为确保铸件性能与质量稳定性,防止大型薄壁铸件变形,降低后续加工需求,高真空压铸受到关注。因此,高真空压铸模具在汽车工业中应用需求大,可以用来制造发动机壳体、液压泵壳体、轴承座等,以获得高强度、高精密度、高表面质量零部件。 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3016.1万辆,同比增长11.6%。在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8.7万辆,同比增长35.8%。为提高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要求更高。由此来看,高真空压铸模具在汽车工业中发展潜力大。 我国于2024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项目机械板块关键模具领域,将汽车高真空复合精密压铸模具列入。叠加航空航天、军工、医疗器械等行业需求,我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目录
2025-2030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定义及分类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的定义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的特性
第二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产业链分析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经济特性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主要细分行业
三、高真空压铸模具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三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地位分析
第二章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财务能力预测分析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 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政策技术环境分析
第一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第二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市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市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生产状况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市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四、2019-2024年中国市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一、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业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发展国内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二、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进出口市场分析
一、进出口产品构成特点
二、2019-2024年进出口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一、2019-2024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进口量统计
二、2019-2024年高真空压铸模具出口量统计
第三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进出口区域格局分析
一、进口地区格局
二、出口地区格局
第四节 2025-2030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进出口预测
一、2025-2030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进口预测
二、2025-2030年高真空压铸模具出口预测
第六章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供需状况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需求格局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供给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业市场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供给格局分析
第三节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章 2019-2024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相关行业市场运行综合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上游介绍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上游对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下游运行分析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下游介绍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下游对本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八章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第四节 2019-2024 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9-2024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二、2019-2024年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九章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华东地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 2019-2024年华南地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运行情况
第三节 2019-2024年华中地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19-2024年华北地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19-2024年西北地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19-2024年西南地区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2019-2024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分析(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5-2030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
第二节 2025-2030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5-2030年行业需求预测
二、2025-2030年行业供给预测
三、2025-2030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一、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发展新动态
二、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技术新动态
三、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 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SWOT模型分析研究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2025-2030年中国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成本风险
三、贸易风险
第三节 高真空压铸模具行业投资建议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