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文字:[ 大 中 小 ]
报告简介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是将回收的废旧聚丙烯加工后作为原料再利用的过程。聚丙烯(PP),通用型热塑性树脂,具有无毒无味、质量轻、力学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电绝缘等特点,可用来制造注塑件、薄膜、纤维、管材板材等,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器、医疗器械、通信、纺织、包装、容器、建材等领域。 聚丙烯应用领域广泛,年需求量大,废旧聚丙烯产生量随之不断增长。聚丙烯分子结构稳定,废旧聚丙烯降解时间长且无法完全生物降解,直接排放进入自然界,不仅会危害生态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聚丙烯回收再利用受到关注。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通常是将回收得到的废旧聚丙烯进行分类、清洗、破碎、干燥等处理后,熔融造粒作为原料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聚丙烯通常称为聚丙烯再生料。回收再利用的聚丙烯与原生聚丙烯相比,性能有所下降,为扩大应用范围,可以对其进行改性,通常是引入极性基团,使废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我国是聚丙烯生产大国,2023年产量超过3200万吨,保持增长态势。聚丙烯生产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原料,例如石油裂解制备丙烯聚合形成聚丙烯,煤炭气化制取丙烯生产聚丙烯等,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且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聚丙烯进行回收再利用,经济性、环保性优势明显,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碳中和战略要求。 在由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的、于2024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将利用聚丙烯回收材料生产丙纶(PP)长丝和短纤维技术及应用列为鼓励类项目。我国聚丙烯再生料主要应用在塑料袋、包装、家居用品、健身器材、建材等制造领域,此项政策的出台,将推动我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大。 丙纶,即聚丙烯纤维,可制成长丝、短纤、无纺布等,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电绝缘、保暖、快干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家用纺织品、汽车内饰、土工织物、防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医疗用纺织品等生产领域。2020年以来,我国丙纶产量在41-43万吨之间小幅波动,2023年产量接近42万吨。由此来看,我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报告目录
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第一章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定义及分类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定义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的特性
第二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产业链分析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经济特性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主要细分行业
三、聚丙烯回收再利用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三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地位分析
第二章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财务能力预测分析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 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政策技术环境分析
第一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第二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市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需求状况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市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生产状况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市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四、2019-2024年中国市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产品结构分析
第二节 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一、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业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发展国内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二、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第一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进出口市场分析
一、进出口产品构成特点
二、2019-2024年进出口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一、2019-2024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进口量统计
二、2019-2024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出口量统计
第三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进出口区域格局分析
一、进口地区格局
二、出口地区格局
第四节 2025-2030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进出口预测
一、2025-2030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进口预测
二、2025-2030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出口预测
第六章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供需状况研究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需求格局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一、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供给规模分析
二、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业市场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三、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供给格局分析
第三节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七章 2019-2024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相关行业市场运行综合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上游介绍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上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上游对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二节 2019-2024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下游运行分析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下游介绍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三、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下游对本行业影响力分析
第八章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企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
二、需求条件
三、支援与相关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五、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集中度分析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第四节 2019-2024 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9-2024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二、2019-2024年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九章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重点区域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9-2024年华东地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 2019-2024年华南地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运行情况
第三节 2019-2024年华中地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19-2024年华北地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19-2024年西北地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19-2024年西南地区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 2019-2024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分析(企业可自选)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行业市场蕴藏的商机分析
第二节 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25-2030年行业需求预测
二、2025-2030年行业供给预测
三、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第三节 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一、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发展新动态
二、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技术新动态
三、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 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SWOT模型分析研究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2025-2030年中国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投资分析
第一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二、成本风险
三、贸易风险
第三节 聚丙烯回收再利用行业投资建议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